张青霞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血氨脑病三例 2016年 例1,男,60岁。因左髋部疼痛于2008年9月首次入院,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IgA,κ轻链型)。先后行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硼替佐米等药物化疗。2009年7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达到完全反应(CR)。2011年9月复发,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硼替佐米、 张耀 韩爽 张青霞 郭垞 常春康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高血氨 自体造血干细胞 脑病 长春新碱 硼替佐米 铁代谢异常对贫血患者EPO-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铁代谢异常对贫血患者EPO-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根据疾病将患者分为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组30例,其中铁过载16例,非铁过载14例,对其中12例铁过载患者进行祛铁治疗;慢性病贫血(ACD)组(12例),缺铁性贫血(IDA)组(1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0例;检测患者铁代谢指标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浆中P-STAT5及外周血中STAT5 mRNA表达。分析铁代谢异常对各组贫血患者EPO及STAT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非铁过载组相比,铁过载组MDS患者EPO水平明显升高(P <0.05),STAT5 mRNA及P-STAT5表达明显降低(P <0.05)。祛铁治疗后EPO水平明显下降(P <0.05),STAT5 mRNA及P-STAT5表达明显升高(P <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D组EPO表达明显下降(P <0.05),STAT5 mRNA表达无差异,P-STAT5表达明显降低(P <0.05);IDA组EPO表达明显升高(P <0.05),STAT5 mRNA及P-STAT5表达明显升高(P <0.05)。结论:过量铁负荷或慢性炎症可能抑制EPO-STAT5通路激活,加重贫血。 张耀 韩爽 郭垞 张青霞 常春康关键词:贫血 铁代谢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常克隆起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1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紊乱的异质组群,以外周血细胞减少、发育异常和易于向白血病转化为特点。MDS的发生是个多步骤过程.干细胞水平的突变导致了遗传不稳定的细胞出现克隆性改变,并逐渐形成增殖优势。40%~70%的MDS患者可检出重现性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为通过标准核型分析或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定位被恶性克隆累及的细胞水平提供了可能。 张青霞 李晓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 克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克隆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表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的表达状况。方法联合应用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细胞化学(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系统,APAAP)技术检测40例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的IGF—ⅠR表达。结果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表面IGF—Ⅰ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分别为(84.5±14.2)%和(11.4±12.1)%](P〈0.01)。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阳性率与有核细胞IGF—ⅠR表达率明显相关(r=0.929,P〈0.01)。高危组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IGF—ⅠR表达与低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异常核型的克隆细胞IGF—ⅠR表达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F—ⅠR表达阳性提示细胞的恶性增殖倾向,可能作为MDS骨髓恶性克隆细胞的标志物。 贺琪 李晓 张征 张青霞 杨莲萍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受体 IGF 克隆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起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的起源,即MDS患者骨髓CD34+CD38-造血干细胞和CD34+CD38+祖细胞中是否存在恶性克隆细胞及其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分选9例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8三体4例,含有8三体的复杂核型1例,5q-2例,含有5q-的复杂核型1例,5q-合并8三体1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CD34+CD38-细胞和CD34+CD38+细胞,分别涂片;然后在上述涂片上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比较CD34+CD38-和CD34+CD38+两群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发现,这两群细胞均有异常克隆累及,但CD34+CD38-干细胞中异常克隆的比例(41.8±8.4)%低于CD34+CD38+祖细胞(72.4±7.7)%(p<0.001),而在有核细胞检测的异常克隆细胞比例为(70.8±9.2)%。结论:提示MDS患者中5q-和+8异常克隆均可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阶段,而在祖细胞阶段异常克隆占优势。 张青霞 李晓 贺琪 吴凌云 许峰 张征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的多系统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对LCH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以中枢性尿崩症为首发症状的多系统LCH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早期以中枢性尿崩症起病8年,数年间逐步发展为肋骨、肢体长骨多发损害,肝、脾、淋巴结侵犯,通过胫骨及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示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具有典型形态学特征的郎格汉斯细胞局灶性增生,该细胞核型不规则,扭曲、分叶,可见特征性的核沟纹(咖啡豆样核),免疫组织化学示表达S-100、CD1a、Langerin,明确诊断为多系统LCH.结论 LCH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呈明显的异质性,既可以表现为孤立的溶骨性损害(如嗜酸性肉芽肿),也可表现为白血病样侵袭性的病程.LCH损害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典型的LCH累及骨骼较为多见.以累及垂体前后叶并以中枢性尿崩症起病的多系统LCH症状较为隐匿,容易延误诊断,LCH导致的神经内分泌损害需要终生的激素替代治疗. 宋陆茜 郭垞 张耀 韩爽 张青霞 黄瑾 常春康关键词:中枢性尿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