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征洋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染色
  • 3篇中毒
  • 3篇砷中毒
  • 2篇中毒患者
  • 2篇砷中毒患者
  • 2篇染色单体
  • 2篇染色体
  • 2篇微核
  • 2篇微核率
  • 2篇细胞
  • 2篇淋巴细胞微核
  • 2篇淋巴细胞微核...
  • 2篇姐妹染色单体
  • 2篇姐妹染色单体...
  • 1篇地方病
  • 1篇地方性砷中毒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性染色体
  • 1篇异常病例

机构

  • 5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内蒙古分析测...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6篇施征洋
  • 2篇乔惠珍
  • 1篇吴岩
  • 1篇黄尚志
  • 1篇周淑琴
  • 1篇苏光
  • 1篇马绍武
  • 1篇涛波
  • 1篇宋福津
  • 1篇其木格
  • 1篇邢娟娟
  • 1篇王云英
  • 1篇王宣
  • 1篇叶丽珍
  • 1篇杨焕明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1998
  • 3篇1994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染色体涂染技术对五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的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染色体涂染技术(chromosomepainting)在鉴别常规细胞遗传学难以确定的染色体异常中独具优势。应用该技术对G显带认为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进行检测。方法对5例细胞学提示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分别选用2、6、5、7、13、14号和X染色体特异DNA进行涂染。结果染色体缺失及易位一目了然,即使在分散差的分裂相中亦可辨认。结论染色体涂染技术对于检查染色体结构畸变,特别是检测染色体易位效果良好,结果直观明了。
苏光乔惠珍施征洋苏荣曾王宣王宣杨焕明杨焕明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涂染染色体结构异常
地方性砷中毒人群发砷测定及发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1998年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的头发进行了观察和发砷值测定。结果表明,砷中毒患者头发出现了毛小皮排列紊乱、脱落、失去正常结构。发砷值含量为4.733μ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321μg/g(P<0.001)。说明发砷值的增高与电镜的超微结构改变相一致。
吴岩其木格吴德清施征洋施征洋
关键词:砷中毒扫描电镜超微结构地方病
地方性砷中毒患者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
1993年
本文对内蒙古土左旗只几梁地区34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30例对照进行了细胞遗传学观察。结果表明: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5.3529±2.5191‰)和SCE频率(9.2711±1.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微核率(0.7013±0.6532‰)及SCE频率(3.398±0.7767%),认为微核率和SCE频率的增高是由高砷所致。提示:高砷可造成DNA染色体结构的损伤,具有致诱变和癌变的作用。
吴德清许汝琪施征洋
关键词:微核率砷中毒SCE
性染色体相嵌型胎儿的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稳定性的观察
1994年
性染色体相嵌型胎儿的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稳定性的观察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0059)乔惠珍,周淑琴,施征洋ObservationofgrowthstabilityoffibroblastsofinfantswithSexchromosomemo...
乔惠珍周淑琴施征洋
关键词:性染色体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核型组型
溴化乙啶制备高分辨染色体技术
1994年
自1976 Yunis等采用氮甲喋呤(MTX)同步培养淋巴细胞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人的有丝分裂早期染色体显带标本以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制备方法,高分辨染色体的G显带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于高分辨染色体提供了丰富精细的带型,在临床医学中可以发现已往不能发现的某些染色体微小易位、缺失等畸变。提高了染色体畸变的诊断率。我们应用Etheidium Bromide(简称EB)法制备了高分辨染色体,我们认为EB方法简便,效果稳定。现总结如下。
马绍武王云英邢娟娟施征洋宋福津叶丽珍
关键词:诊断率G显带MTXEB有丝分裂
地方性砷中毒患者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对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地区34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区居民进行了细胞遗传学观察。结果表明: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林巴细胞微核率(5.3529±2.5191)‰和SCE频率(9.2711±1.864)%明显高于对照(0.7013±0.6532)‰,(3.398±0.7767)%。并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认为微核率和SCE频率的增高是由高砷所致,提示:高砷可造成DNA和染色体结构的损伤,是一诱变剂和致癌剂。
吴德清敖毅涛波许汝琪施征洋
关键词:砷中毒淋巴细胞微核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