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

作品数:86 被引量:78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74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暴雨
  • 18篇降水
  • 14篇气象
  • 14篇降水预报
  • 10篇中尺度
  • 10篇AREM模式
  • 8篇汛期
  • 7篇WRF模式
  • 6篇物理过程
  • 5篇数值模拟
  • 5篇洪水
  • 5篇洪水预报
  • 5篇AREM
  • 5篇长江
  • 5篇初值
  • 5篇大暴雨
  • 5篇值模拟
  • 4篇订正
  • 4篇中尺度模式
  • 4篇特大暴雨

机构

  • 49篇湖北省气象局
  • 33篇中国气象局
  • 8篇国家气象信息...
  • 6篇湖北省气象信...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湖北省防雷中...
  • 1篇安徽省气象信...
  • 1篇漳河工程管理...
  • 1篇广东省气象局
  • 1篇江西省气象信...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5篇李俊
  • 17篇廖移山
  • 16篇崔春光
  • 12篇王明欢
  • 12篇李武阶
  • 12篇公颖
  • 9篇张兵
  • 9篇沈铁元
  • 6篇陈超君
  • 6篇彭涛
  • 5篇王晓芳
  • 4篇张志富
  • 4篇赖安伟
  • 4篇鞠晓慧
  • 4篇王海军
  • 4篇王志斌
  • 3篇任芝花
  • 3篇石燕
  • 3篇刘莹
  • 3篇金琪

传媒

  • 10篇气象
  • 7篇暴雨灾害
  • 6篇气象学报
  • 5篇气象科技
  • 4篇气象科技进展
  • 3篇气象科学
  • 3篇高原气象
  • 3篇湖北气象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第31届中国...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2004年湖...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水资源研究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涉及接地电阻测试领域,包括接地电阻测试组件和头戴式耳机组件,所述接地电阻测试组件包括ARM芯片微处理器、频率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LCD显示屏;...
朱传林何兵黄克俭李俊苟阿宁范宏飞贾晋杰秦建峰冷亮
文献传递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和特征。这次过程是由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两个阶段组成的,在辐合线加强过程中,随着辐合线北侧下空气的南侵以及暖湿空气南南至北倾斜向上发展.上升运动发展到对流层高层后向南北两侧辐散,并在对流层中层构成一对经阳偶极子环流圈,它们的下沉支补偿融入上升运动区中,加强和维持了低层的辐合;而在气旋发展过程中,切变线南侧的湿空气明显向北发展,并在切变线上跨越湿度锋区新生发展出一个β中尺度气旋,气旋南半部的湿空气具有强辐合性并伴有强上升运动发展,紧邻其南侧是湿补偿下沉气流,而上升运动北侧的干下沉气流一直向下伸展到边界层顶附近,受低层湿空气向北发展穿越湿度锋区的作用没有向南融入上升运动区中,文中最后给出了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的三维空间结构示意图。
廖移山李俊闵爱荣王晓芳崔春光
关键词:暴雨过程数值模拟辐合线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尺度暴雨集合预报系统的研发(Ⅰ):初值扰动试验
总结了武汉暴雨研究所在开发研究“中尺度暴雨集合预报系统”第一阶段关于初值扰动试验的结果.本试验针对2006年5月24-25日一次实际暴雨过程通过一系列初值扰动试验来探讨实际业务中建立集合预报系统的方法.运用45 km的W...
李俊杜钧崔春光
关键词:RAINPERTURBATIONPERTURBATIONPREDICTABILITY
2005年AREM模式汛期试验结果评估分析
本文论述了AREM2.3模式于2005年在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汛期试验过程中降水预报的分区域(长江中下游、华南、华北、东北、西南、湖北省)汛期(6、7、8三个月)TS评分、各区域年内重要降水过程的预报和实况降水量场的...
公颖廖移山李俊
关键词:降水预报AREM模式
文献传递
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估系统
任芝花张志富刘一鸣张玮曾行吉李俊鞠晓慧赵煜飞张强孙超刘媛媛刘莹李志鹏任晓炜王海军李洪康杨代才仲凌志张志强徐宾王国安余予邹凤玲封秀燕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由2010和2011年度中国气象局基本业务建设项目支持下完成,总经费132万均来源于财政部.2010年中国气象局下达了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估系统建设项目批复函(中气发〔2010〕350号文),2...
关键词:
关键词:气象自动站卫星资料
一次特大暴雨过程高分辨率集合预报试验的检验和评估被引量:12
2020年
针对2018年4月22日发生在湖北西部山地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采用降尺度方案和显式对流参数化方案模式,开展了高分辨率对流许可尺度(3 km)的集合预报试验,并对全球集合预报(GEFS)和对流尺度集合预报(SSEF)的降水预报进行了对比评估,结果表明:(1)SSEF集合平均的雨量和落区预报均优于GEFS。(2)SSEF各成员的降水离散度分布更合理,因而具有更优的降水区间预报,其“离散度-误差关系”更优,能更好地给出预报误差的分布及其可能的大小。(3)SSEF的概率预报在所有空间尺度上均优于GEFS,且在短历时强降水上的优势更加明显。由此可见,针对此类山地暴雨过程,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相对于全球集合预报具有巨大的改进潜力。
李俊杜钧许建玉王明欢
短期水文预报及其气象发展需求
(1)我国短期水文业务预报现状简介全国7584个报汛站(水文站2611)中1134处水文站发布洪水预报。预报流程主要是“多模型平行计算+经验校正+综合会商”的模式。全国广泛采用河道相应水位(流量)关系法、降雨径流经验相关...
沈铁元李俊崔春光杨洪平张利平宋星源
关键词:水文气象流域水文模型
文献传递
WRF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长江流域降水预报效果影响的对比试验
本文应用WRF模式,在45km和15km模式分辨率方案下,选择浅对流Kain-Fritsch(new Eta)方案(KFN),Betts-Miller-Janjic方案(BMJ),Grell-Devenyi集合方案(GD...
张兵辜旭赞李俊
关键词:对流参数化长江流域降水
文献传递
2013年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的客观检验
应用国家气象中心模式检验方法,对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模式WRF和中国气象局下发的GRAPES模式2013年1-12月的预报产品(包括降水、2m温度场、850 hPa温度场、850 hPa风场和500 hPa位势高度...
陈超君李俊王明欢
关键词:WRF模式GRAPES模式均方根误差
三峡区间高空低槽(切变)类暴雨增幅的诊断分析
通过对1998、1999年连续两年三峡区间面雨量超过40mm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三峡区间高空低槽(切变)型暴雨的天气背景和影响系统。通过对一些物理量的诊断,分析了三峡区间高空低槽(切变)型暴雨增幅的成因,同时指出非...
李武阶李俊郑启松
关键词:暴雨螺旋度Q矢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