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峤

李峤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氧化塘
  • 2篇气单胞菌
  • 2篇种群
  • 2篇细菌
  • 1篇毒害
  • 1篇毒害作用
  • 1篇藻类
  • 1篇生化处理
  • 1篇生化法
  • 1篇生物滤池
  • 1篇塔式生物滤池
  • 1篇种群增长
  • 1篇滤池
  • 1篇降解
  • 1篇共代谢
  • 1篇耗氧
  • 1篇COD
  • 1篇LAS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峤
  • 2篇王德铭
  • 2篇张甲耀
  • 2篇邓家齐
  • 2篇夏淑芬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氧化塘中细菌种群组成动态被引量:2
1992年
对武汉地区氧化塘中的细菌数量、细菌种类、种群组成、优势种及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氧化塘中分离的细菌经鉴定属于12个属,主要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和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其它菌属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在5个小塘中,细菌数量、种群组成和群落多样性指数都有不同,这与各塘的污染程度有关。由此,多样性指数可用于监测氧化塘的净化效果。
夏淑芬张甲耀陈厚华李峤
关键词:种群细菌氧化塘
塔式生物滤池处理洗涤剂工业废水的模拟试验
1988年
本项研究工作表明,塔式生物滤池在处理模拟洗涤剂工业废水时,能够适应和克服一般好氧生化法所不能解决的泡沫问题,并对废水中的LAS和COD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初步认为塔滤可应用于洗涤剂工业废水的生化处理,并向洗涤剂行业首次推荐这种废水生物学净化方法。从塔滤的生物膜中分离出了优势菌,经鉴定为一种气单胞菌(Aeromonas sp.D-4)。
李峤邓家齐王德铭
关键词:生物滤池生化处理COD生化法气单胞菌
氧化塘中菌、藻种群增长动态
1991年
氧化塘作为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具有构造简单、基本建设投资低、能量消耗小、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重视并做了许多工作。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如石家庄、武汉、广州、齐齐哈尔等)已开展了氧化塘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夏淑芬张甲耀李峤陈厚华
关键词:氧化塘细菌藻类种群增长
气单胞菌(Aeromonassp.D-4)降解LAS的研究
1988年
Aeromonas sp.D-4不能以LAS作为唯一碳源,它对LAS的利用是通过共代谢来完成的。LAS对D-4具有毒害作用,而且,起始LAS浓度越高,毒害作用越大。LAS的最大去除率与起始LAS浓度呈负相关。当起始LAS在40—120mg/L之间时,去除率较高;如果起始LAS在40mg/L左右,则去除率可达80%以上。研究还表明,Aeromonas sp.D-4纯培养对LAS的去除率(最大值84.97%)大于混合菌(最大值78.57%)。耗氧呼吸测定证实了Aeromonas sp.D-4对于LAS的共代谢和LAS对细菌的毒性,同时也证实了培养基中LAS的消失是细菌作用的结果。
李峤邓家齐王德铭
关键词:LAS共代谢毒害作用降解耗氧气单胞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