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羽

作品数:51 被引量:46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细胞
  • 22篇肺癌
  • 20篇小细胞
  • 18篇细胞肺癌
  • 18篇小细胞肺癌
  • 17篇晚期
  • 17篇非小细胞
  • 16篇肿瘤
  • 15篇非小细胞肺癌
  • 12篇晚期非小细胞
  • 11篇化疗
  • 10篇晚期非小细胞...
  • 8篇疗效
  • 7篇疗法
  • 7篇肺肿瘤
  • 6篇顺铂
  • 4篇药物疗法
  • 4篇伊立替康
  • 4篇治疗晚期非小...
  • 4篇老年晚期

机构

  • 40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铁路分局...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学院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鞍山市第四医...

作者

  • 48篇王宏羽
  • 29篇张湘茹
  • 22篇李峻岭
  • 21篇王燕
  • 19篇石远凯
  • 19篇郝学志
  • 18篇孙燕
  • 14篇王子平
  • 13篇胡兴胜
  • 10篇冯奉仪
  • 9篇刘雨桃
  • 8篇许建萍
  • 7篇王彬
  • 6篇王奇璐
  • 6篇何小慧
  • 5篇屈风莲
  • 5篇杨晟
  • 4篇储大同
  • 4篇邢镨元
  • 4篇周立强

传媒

  • 6篇中国肺癌杂志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癌症进展
  • 3篇医学研究通讯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临床药物治疗...
  • 2篇第六届中国肿...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托烷司琼防治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THI)防治NP长春瑞宾(NVB)+顺铂(PDD)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止吐作用和安全性,并与欧必亭相对比。方法 应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试验,22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AB组和BA组,22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AB组:盐酸托烷司琼(第1周期)→欧必亭(第2周期);BA组:欧必亭(第1周期)→盐酸托烷司琼(第2周期)。结果 化疗d1-6,盐酸托烷司琼对化疗药物引起食欲不振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0%、40%、10%、20%、25%、35%;欧必亭分别为70%、45%、30%、5%、20%、30%;盐酸托烷司琼对恶心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0%、30%、10%、0%、15%、25%;欧必亭分别为50%、35%、10%、0%、10%、25%;盐酸托烷司琼对化疗药物引起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95%、65%、40%、40%、50%、55%;欧必亭分别为70%、75%、40%、35%、45%、55%;所有P值均>0.05。化疗第d1-6,盐酸托烷司琼的不良反应头痛、头晕、失眠、焦虑不安、口干的发生率分别为4.76%、0%、9.52%及4.76%;欧必亭分别为0%、5%、0%及4.76%,两组头晕发生率P<0.05,即盐酸托烷司琼、欧必亭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的不良反应两药发生率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
王宏羽张湘茹孙燕李峻岭王燕胡兴胜王彬王惠杰屈风莲罗健马飞张和平
关键词:托烷司琼有效性化疗
替莫唑胺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0例既往至少经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和(或)全脑放射治疗后未达缓解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每天150~200mg·m-2,第1天~第5天,伊立替康60 mg?m-2,iv,第1、8天,21d为1周期,最多化疗6周期。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60.0%),女性8例(40.0%),中位年龄为54岁,ECOG评分≤1分,治疗周期数1~6周期,中位治疗3周期。其中2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10%,4例稳定(20.0%),14例进展(70.0%)。毒副反应可耐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WBC)或中性粒细胞(NEUT)下降20例(100%),其中I^II度14例(70.0%),III度5例(25.0%),IV度1例(5.0%);胃肠道反应较轻微,主要为I^II度15例(75.0%)。其余较常见的毒副反应还包括腹泻5例(25.0%),其中I度4例(20.0%),II度1例(5.0%),肝功能损害3例,均为I度(15.0%)。结论:替莫唑胺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NSCLC脑转移的化疗疗效良好,毒副反应轻微。
许建萍石远凯张湘茹李峻岭王宏羽王燕郝学志
关键词:替莫唑胺伊立替康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应用培美曲塞为基础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生存的关系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 探讨应用培美曲塞为基础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生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46例应用培美曲塞为基础方案化疗的NSCLC患者,其中培美曲塞为基础方案一线化疗患者79例(培美曲塞一线治疗组),培美曲塞一线化疗后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的患者38例(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组),培美曲塞一线化疗后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维持治疗的患者29例(TKI维持治疗组).对不同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分析,对培美曲塞一线治疗组及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组不同EGFR突变状态患者的中位PFS进行比较.结果 培美曲塞一线治疗组,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组和TKI维持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4.6个月(95% CI:2.8 ~6.4),9.8个月(95% CI:6.1~13.5)和14.5个月(95% CI:11.8~17.2)(P =0.000).培美曲塞一线治疗组EGFR突变、无突变及突变情况不详NSCLC患者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95% CI:2.8 ~7.7),4.0个月(95% CI:0~10.8)和4.6个月(95% CI:3.4 ~5.8) (P =0.661).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组EGFR突变、无突变及突变情况不详NSCLC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8.5个月(95% CI:4.0~13.1),12.6个月(95% CI:11.6 ~13.7)和8.0个月(95% CI:5.8 ~ 10.3)(P =0.468).结论 不同EGFR突变状态下应用培美曲塞为基础方案一线化疗的NSCLC患者生存无明显差异.无论是何种EGFR突变状态,TKI维持治疗较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均有生存优势.
郏博何小慧杨晟王子平李峻岭王燕王宏羽邢镨元刘雨桃石远凯
关键词:培美曲塞二钠突变
肾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引起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1例
2002年
陈良良王宏羽
关键词:肾癌免疫治疗破伤风抗毒素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药源性疾病
原发性肺癌的肾上腺转移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肾上腺转移的发生率、与病理类型的关系、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中位生存期。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84年1月~1997年1月经我院诊治的6976例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6976例肺癌中有96例(1.38%)出现肾上腺转移,其中小细胞肺癌肾上腺转移的发生率为2.25%(37/1643),非小细胞肺癌为1.11%(59/53333);出现腹痛、腰痛排除其他原因(如腰椎或其他腹部器官转移)而考虑肾上腺转移所致者占39%(37/96);能够评价疗效的54例中,总有效率(CR+PR)为43%(23/54);96例肾上腺转移患者生存1~2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17个月。结论肺癌容易出现肾上腺转移,发生率的高低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临床症状有腹痛及腰痛,仅有肾上腺转移者可手术切除,合并其他部位转移者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局部放疗止痛效果明显。
王宏羽冯奉仪张湘茹孙燕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肾上腺转移瘤
复发或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对含铂类药物治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单药泰索帝为标准的二线化疗药物,可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一项泰索帝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多靶点叶酸抑制剂的抗代谢药Alimta二线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疗效、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与泰索帝相似,可替代泰索帝成为晚期NSCLC的二线化疗药物。泰索帝与健择、卡铂、伊立替康、EGFR-TK抑制剂及抗血管生成剂联合化疗,有一定的疗效。TXT为复发的NSCLC常用的二线标准治疗方案。Alimta为备用的二线治疗方案。Iressa单药对铂类及泰索帝失败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仍然有效。
王宏羽张湘茹屈风莲储大同孙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
晚期肺癌二线治疗最新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王宏羽
关键词:晚期肺癌非裔美国人新发病例前列腺癌病死率发病率
卡铂Ⅲ期临床试用结果(附419例恶性肿瘤疗效分析)被引量:15
1996年
以卡铂或以卡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419例恶性肿瘤的前瞻性Ⅲ期临床试用的结果表明:以卡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共360例,对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为66.3%,对乳腺癌、食管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59.3%、55.6%和34.1%。卡铂动脉插管化疗38例,对原发性肝癌及其他肿瘤的有效率分别为33.3%和52.9%,胸腹腔恶性积液21例的有效率为80.9%。另有291例无客观疗效指标和上述的419例共710例一起观察毒性。卡铂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少数病例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卡铂的胃肠反应轻,对肾功能影响很小,未观察到神经及耳毒性。
张弘纲王奇璐王宏羽王子平谢雅莉
关键词:肺肿瘤药物疗法卡铂副作用疗效
小细胞肺癌胰腺转移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探索提高预后生存质量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小细胞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发生胰腺转移时的中位年龄为45.0岁,胰腺转移发生率为同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0.63%,12例已死亡病例中发生胰腺转移后生存期为1.5~4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结论:小细胞肺癌发生胰腺转移临床上少见,但应争取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
刘雨桃张湘茹屈凤莲王子平李峻岭王宏羽郝学志胡兴胜王燕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胰腺肿瘤继发性预后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含铂两药化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含铂两药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一线接受含铂两药方案化疗的7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化疗方案含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和培美曲塞的患者分别为47例、21例、3例和2例;含顺铂或卡铂者分别为27例和46例。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1例(42.5%),稳定(SD)28例(38.4%),进展(PD)14例(19.2%),疾病控制率为80.9%。化疗方案中,含顺铂或卡铂以及含紫杉醇或吉西他滨对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17.8%)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32例(43.8%)出现1/2级的血液学或非血液学毒性,24例(32.9%)出现3/4级血液学毒性,4例(5.5%)出现3/4级非血液学毒性。在评价为PR或SD的59例患者中,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个周期,有43例(72.9%)患者完成了≥4个周期的含铂两药方案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8个月。结论三代化疗药物的含铂两药化疗方案对一般状态好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可以作为其一线化疗的治疗选择。
刘雨桃孙宏妍张苗苗郭继红王子平李峻岭王宏羽王燕郝学志胡兴胜张湘茹石远凯
关键词:肺肿瘤药物疗法铂类药物老年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