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美平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插值
  • 1篇等值线
  • 1篇地震
  • 1篇地震记录
  • 1篇多聚焦图像
  • 1篇多聚焦图像融...
  • 1篇扫描线
  • 1篇射线追踪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融合
  • 1篇求交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高斯射线束
  • 1篇波变换
  • 1篇参数估计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青岛职业技术...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

  • 5篇王美平
  • 4篇邓飞
  • 3篇周熙襄
  • 3篇周杲
  • 1篇许鸿奎
  • 1篇王瑞
  • 1篇曲怀敬
  • 1篇李健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PCA和广义高斯建模的多聚焦图像融合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提高多聚焦图像的融合性能,针对统计图像融合方法中像素间融合参数估计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域主成分分析(PCA)和广义高斯建模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将高频子带系数建模为广义高斯分布,并通过改进的最大似然估计法获取融合参数。结合低频子带系数的区域PCA融合方法,最终实现有效的图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相比,可使融合图像的信息量更丰富,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
李健曲怀敬王美平许鸿奎
关键词: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参数估计多聚焦图像融合
高斯射线束法地震记录合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被引量:11
2006年
高斯射线束法是一种快速的地震记录合成方法,通过该方法合成的波场记录不仅能反映波的运动学特征,也能反映高频动力学特征。该方法将波动方程和射线理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运动学射线追踪获取射线轨迹,通过动力学追踪来获取中心射线附近的高频能量分布,因而既能反映波的运动学特征,又能表现波的动力学特点,并且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介绍了高斯射线束的基本原理,对基于高斯射线地震记录合成软件的研发进行了系统论述,重点介绍了模型编辑、运动学射线追踪、动力学射线追踪和地震记录合成等重要模块的实现方法,通过几个地质模型合成记录的算例,说明了高斯射线束法对复杂地层模型和奇异区域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地震记录合成方法。
邓飞王美平周杲周熙襄
关键词:高斯射线束射线追踪
复杂三维地层建模及快速射线追踪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2
2007年
利用射线法进行三维正演模拟,需要建立三维地层模型,并进行三维射线追踪。然而三维地层建模,特别是复杂模型的构造通常比较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算法,该方法以用户编辑的二维地质剖面作为原始资料,自动构造初始模型,经细化处理后输出光滑、细腻、合理的三角网格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复杂地层建模的问题。离散的三角网格可以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但是由于包含大量三角形,使得射线追踪效率比较低。因此介绍了利用空间包围盒在三角网模型上进行快速射线追踪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复杂模型上快速完成上万条射线的射线追踪,追踪速度快而且精度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邓飞王瑞王美平周熙襄
关键词:插值
基于剖面重构的三维地层建模被引量:9
2007年
在石油物探、工程地质等领域通常需要建立复杂的三维地层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或地质研究。这里在分析三维地层建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剖面重构的三维地层建模算法。该算法可辅助用户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交互式建模,简单、高效,并且可以构造出含有断层的复杂模型,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邓飞周杲王美平周熙襄
关键词:插值求交
基于扫描线转换的快速等值线填充算法被引量:5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描线转换的等值线快速填充算法。与现有的逐点扫描法和区域填充算法相比,该算法既不需要进行逐点插值计算,也不需要追踪等值区域,判断区域包含关系,因而填充速度很快,且填充结果与区域填充法结果一致。实践证明该算法可以在毫秒级完成等值线图的填充。
邓飞王美平周杲
关键词:等值线扫描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