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粮食储藏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7
- 2010年
- 按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空白状况,到逐步建立管理规定、颁布技术法规,再到制定发布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直至制定标准体系的整个过程,结合粮油储藏设施的逐步改善和粮油储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概述了我国粮食储藏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简要分析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本领域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可借鉴的经验以及发展的四个特点,认为我国粮食储藏标准体系将在储粮安全管理方法标准、与储粮工艺相配套的检测技术标准和储粮品质评价方法标准等三个方面逐步得到完善。
- 吴存荣唐怀建王艳艳
- 关键词:储藏
- 颗粒状冷水可溶木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粒状冷水可溶淀粉主要是指采用物理的方法将原淀粉进行变性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可在冷水中溶解成糊的变性淀粉。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GCWS木薯淀粉的最佳制备条件:对于30 g木薯原淀粉,在淀粉乳质量分数为14%的前提下,相对加碱量17 mL(3 mol/L),乙醇体积分数8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 min。此工艺所制备的GCWS木薯淀粉很好的保留了原淀粉的颗粒状态,颗粒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凹陷,GCWS木薯淀粉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抗凝沉性以及冻融稳定性比木薯原淀粉和预糊化木薯淀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蒋清民吕莹果王艳艳
- 关键词:木薯淀粉冷水可溶凝沉性冻融稳定性
- 萌动小麦在常规储藏过程中降落数值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选用采自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及新疆5个省区不同年度生产的9个小麦样品为材料,对萌动小麦常规储藏过程中降落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发芽后降落数值比未发芽时平均降幅达31%,芽麦粉α-淀粉酶的活性明显增强;在常规储藏过程中,控制萌动小麦的水分含量在13.5%以内,其降落数值基本保持稳定,α-淀粉酶活性受到抑制。
- 吴存荣王艳艳唐怀建卞科杜政唐瑞明李美琴曹颍君
- 关键词:降落数值
- 新媒体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BOPPPS”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23年
- 新媒体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案例教学+BOPPPS”是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理念。聚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课堂教学,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基础上引入案例教学和BOPPPS 2种教学模式,从引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6个环节进行混合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前把握教学动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有效闭环。同时,由于该课程专业实践性强,涉及实际案例也较多,通过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混合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实现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双提升,构建多元化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李慧洪习文白旭光白春启曾芳芳王艳艳
- 关键词: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研究
- 不完善粒对小麦硬度指数测定值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GB/T 21304—2007《小麦硬度的测定硬度指数法》中对样品的清理只规定清除破损粒,而破损粒仅仅是不完善粒中的一种;本试验选用软质、硬质和混合三类小麦将各种不同的不完善粒按1.0%~8.0%的比例添加到完整粒的小麦样品中,使用JYDB100-40型小麦硬度测定仪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GB 1351—2008国家标准规定的不完善粒不超过8%范围内,不完善粒含量的多少对硬度指数测定值没有显著影响,测定结果均在GB/T 21304—2007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证明了硬度指数主要受基因突变影响的机理,但硬度指数与小麦胚乳的完整性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研讨。
- 吴存荣唐怀建王艳艳
- 关键词:小麦不完善粒
- 不同发芽阶段小麦降落数值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采自河北、河南、安徽及新疆4个省区不同年份生产的9个小麦样品为材料,对不同发芽阶段小麦降落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小麦降落数值呈递减趋势,但递减到一定程度后,虽然发芽仍在继续,降落数值却基本不再发生大幅变化,而是趋于稳定,说明发芽小麦的α-淀粉酶活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活性不再增强.
- 吴存荣王艳艳唐怀建卞科杜政唐瑞明李美琴曹颍君
- 关键词:小麦发芽降落数值
- 黄豆和绿豆在发芽过程中抗氧化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试验通过检测不同芽长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抑制率,研究这两种豆类在发芽过程中抗氧化性的变化,并且测定了发芽过程中总酚和Vc的含量,讨论了总酚和Vc含量分别与豆芽抗氧化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豆和绿豆在发芽过程中有相同的抗氧化性变化趋势,都是在芽长1.0 cm和4.0 cm处达到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的抗氧化性整体较黄豆的要强一些;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其抗氧化性的变化相一致,表明多酚对其抗氧化性起到重要的作用;黄豆和绿豆在发芽过程中,Vc含量逐渐增长,两种豆芽在各芽长时所含的干重Vc含量接近;对黄豆芽来说,不同芽长时酚类物质均对其抗氧化性起了重要的作用,黄豆芽Vc含量对其抗氧化性没有明显的作用;而对绿豆芽来说,4.0 cm芽长时的抗氧化性是酚类物质和Vc共同作用的结果,1.0 cm芽长时的抗氧化性除了与酚类物质和Vc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抗氧化物质有关。
- 朱伟吕莹果王艳艳陈洁杨国武朱丽
- 关键词:豆芽抗氧化性总酚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