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泉
- 作品数:39 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废橡胶超声波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废旧橡胶的再生,是关系到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课题,超声波再生法,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再生方法之一,本文对废旧轮胎胶粉的超声波脱硫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有效地对硫化胶进行脱硫再生,超声波的振幅和作用间隙对脱硫过程起关键作用。
- 曾海泉刘施潘殿彩
- 关键词:再生胶超声波交联密度废旧橡胶
- 机械故障诊断的遗传BP算法应用研究被引量:18
- 2002年
- 为克服 BP算法中存在的网络学习收敛速度慢 ,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问题 ,本文在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 ,加入一个局部极小判别式 ,以确定网络是否陷入局部极小点 ,若陷入局部极小点 ,则利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权值的修正。以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为例 ,应用此算法对其进行了故障诊断研究 ,从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罗跃纲曾海泉闻邦椿
- 关键词:故障诊断遗传神经网络BP算法
- 超声硫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成功地利用超声波对天然橡胶进行了硫化,所得试件展示了与传统硫化方法制得的试件相同的性能,但该工艺表现出许多传统硫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用滞后能量损失理论及声化学作用,解释了超声硫化的机理。得到了最佳硫化压力。
- 曾海泉闻邦椿
- 关键词:超声波天然橡胶硫化工艺正硫化时间
- 天然橡胶超声硫化被引量:1
- 2003年
- 成功地利用超声波对天然橡胶进行了硫化 ,所得试件展示了与传统硫化方法制得的试件相同的性能 ,但该工艺表现出许多传统硫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 .用滞后能量损失理论及声化学作用 ,解释了超声硫化的机理 .用温频转换法 ,得到了天然橡胶混炼胶在高频条件下的动态力学性能 ,由此得到硫化开始阶段的温升曲线 。
- 曾海泉闻邦椿
- 关键词:超声波硫化天然橡胶
- 框架连接件注射模
- 1996年
- 框架连接件注射模沈阳化工学院(辽宁沈阳110021)曾海泉1零件分析框架连接件结构如图1所示,材料为ABS,要求用2509注射机生产。该构件结构类似于三通,除了3个与杆配合的φ28±0.12mm孔有公差要求外,其余尺寸均为自由公差,而这3个配合孔的尺...
- 曾海泉
- 关键词:塑料注射模
- 高分子阻尼材料及阻尼结构被引量:20
- 2001年
- 介绍了高分子阻尼材料及阻尼结构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涉及聚合物阻尼机理 ,新型阻尼材料研究开发 ,各式阻尼结构及特点 ,并着重介绍了复合阻尼结构 。
- 曾海泉罗跃刚杨元凤鄢利群
- 关键词:高分子阻尼材料阻尼结构互穿聚合物网络
- 短尼龙弹力丝增强橡胶性能研究
- 1998年
- 对采用短尼龙弹力丝制得的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与采用普通尼龙短纤维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短尼龙弹力丝更容易在胶料中分散均匀,其与橡胶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 曾海泉赫秀娟董林福封禄田刘永军佘忠
- 关键词:尼龙短纤维橡胶
- 超磁致伸缩功率超声换能器振动系统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磁致伸缩应变大、磁机耦合系数高、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异特性,已在机电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超磁致伸缩功率超声换能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换能器的振动模型,并推导出换能器的谐振频率表达式,其数学模型与ANSYS仿真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可以反映出换能器结构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开辟了求解磁致伸缩问题的新思路。
- 李寅博曾海泉
- 关键词:超磁致伸缩换能器有限元法谐振频率
- 基于信息融合的集成小波神经网络故障诊断被引量:36
- 2002年
- 以非线性Morlet小波基作为激励函数 ,形成神经元 ,结合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 ,建立了集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于一体的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 ,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思想 ,从设备故障诊断的实际出发 ,建立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集成小波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 ,即通过故障特征信息的有效组合 ,用各种子小波神经网络从不同侧面对设备故障进行初步诊断 ,然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决策融合· 给出了系统的实现策略和子网络的组建原则·从诊断实例中可以看出 ,此诊断系统充分利用了各种特征信息 ,可以有效提高确诊率·
- 罗跃纲陈长征曾海泉闻邦椿
- 关键词:故障诊断小波分析集成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确诊率
- 薄板损伤故障诊断分析
- 该文应用有限元仿真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结构的固有频率为特征参数,对工程中常用的矩形薄板裂纹深度和位置进行了诊断和预测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工程结构进行裂纹故障的联合诊断和预测是切实可行的。
- 罗跃纲曾海泉闻邦椿
- 关键词:薄板神经网络固有频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