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万里
- 作品数:92 被引量:3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高热、头痛、眼睑下垂1例
- 2007年
- 谷万里李格贾海忠史载祥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结合眼睑下垂治愈高热头痛活血化瘀法
-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特征被引量:97
- 2010年
- 目的:调查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中国北、中、南3个地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设计、填写调查问卷,将筛选出的首次发现、未经降压药干预治疗的4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录入FileMaker数据库软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结果:通过两阶段聚类法,得出结果为聚7类最佳,分别为心肾气虚、肝阳上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痰热(痰湿壅盛亚型)、瘀血阻络及其他。以各证型聚类内百分比较高者作为代表症状,各证型的分布情况为肝阳上亢(24.1%)、痰湿壅盛(27.1%)比例较高,心肾气虚(10.1%)、阴阳两虚(8.4%)、瘀血阻络(9.0%)型比例较低。结论:聚类分析结果与现行的高血压4型分类标准比较,除了阴阳两虚、肝阳上亢、痰湿壅盛型相符之外,还涵盖了气虚及血瘀的致病因素。
- 谷万里史载祥余云旭吴玉为吕宝伟许家杰
- 关键词:高血压证候问卷聚类分析循证医学
- 解毒利湿化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机理初探被引量:4
- 2004年
- 张梅红谷万里于秀梅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
-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
-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使中西医理论寻找到更好、更多的结合点,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通过对血瘀证与循环的关系的分析以及气血津液循行规律的回顾性研究,提出应从气血津液与血瘀...
- 谷万里史载祥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气血津液
- 仙翁愈疡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探讨仙翁愈疡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UC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仙翁愈疡合剂(50m1)保留灌肠,对照组应用锡类散2.0g加生理盐水50ml保留灌肠,均每晚睡前治疗1次,连续治疗2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肝功、肾功均未见异常。治疗后对症状完全缓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1例(1/17,5.88%),对照组复发1例(1/9,11.1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仙翁愈疡合剂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强谷万里王倩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疗效
- 凉血养阴解毒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探析被引量:3
- 2005年
- 阴虚血热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重要内因,湿热毒瘀灼血伤阴是其重要病理机转,治疗以凉血养阴解毒为主,取得了满意疗效。
- 张梅红谷万里訾希存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 心血管病的舌、面部望诊
- 心血管疾病的望诊以舌诊和面部望诊为主,在心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舌诊:舌诊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心“开窍于舌”,舌质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关系密切。 (2)面部望诊:心“其华在面”,...
- 谷万里史载祥
- 关键词:心血管病舌诊面部望诊中西医结合
- 清热解毒合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40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病源是柯萨奇A16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损害,引发脑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疗效,但大多数临床报道为手足口病轻型的中药治疗,而对并发脑炎者未见临床报道.2010年3~8月,我院采用院内制剂清热解毒合剂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4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张晓敏谷万里杨巧芝卢芳
-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清热解毒合剂脑炎柯萨奇A16病毒肠道病毒感染中枢神经损害
- 颈晕灵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制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药 。方法 从风、痰、瘀、虚确立治法,以颈晕灵方,从临床症状、体征、 TCD、 BAEP、血液流变学多侧面观察对照研究, 并设西比灵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7%,明显优于西比灵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 TCD、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对改善 BAEP的作用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颈晕灵治疗颈性眩晕具有高效确切。
- 谷万里张艳峰张梅红朱海燕栾光法
- 关键词:颈性眩晕中医药治疗
- 血府逐瘀方的临床应用
- 对血瘀证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最为活跃,也最具突破性的领域。由此而创立的活血化瘀疗法在现代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活血化瘀学派的开山者,清代名医王清任所立活血化瘀诸方,现在仍为临床常...
- 史载祥谷万里
- 关键词:血瘀证血府逐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