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志红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鼻炎
  • 5篇变应性
  • 5篇变应性鼻炎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3篇血清
  • 3篇嗜酸
  • 3篇细胞
  • 3篇粒细胞
  • 2篇地奈德
  • 2篇药物
  • 2篇嗜酸粒细胞
  • 2篇手术
  • 2篇特异性IGE
  • 2篇抗变态反应
  • 2篇抗变态反应药
  • 2篇抗变态反应药...
  • 2篇患者血清
  • 2篇鼻内
  • 2篇变态反应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高志红
  • 7篇邢志敏
  • 5篇王旻
  • 3篇刘燕
  • 2篇宁显会
  • 2篇袁晓培
  • 2篇刘晓玲
  • 1篇林运娟
  • 1篇王更惠
  • 1篇韩琳
  • 1篇静媛媛
  • 1篇王荣
  • 1篇马鑫
  • 1篇夏瑞明
  • 1篇郑宏伟
  • 1篇余力生
  • 1篇李蔷
  • 1篇于红
  • 1篇徐怡
  • 1篇李秀玲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2004年全...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布地奈德预防性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秋季蒿属花粉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布地奈德组10例,生理性海水组10例,空白对照组10例。按照每个患者前1年发病时间提前2周开始用药,布地奈德组患者每侧鼻腔喷一喷(每喷为64μg),早晚各一次。生理性海水组每侧鼻腔喷一喷,早晚各1次,空白对照组发作前不予任何处理。随访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变应性鼻炎发作时间及发作时症状评分。结果:布地奈德组发作2例(发作百分比为20%),生理性海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全部发作(发作百分比为100%),3组总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组分别与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症状总评分布地奈德组低于其他2组,发作时间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提前2周使用布地奈德预防治疗秋季蒿属花粉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减轻、推迟甚至避免临床症状的发作。
宁显会邢志敏王旻高志红
关键词:布地奈德预防用药
鼻内镜手术改善鼻通气的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伴有不同程度鼻通气不良的结构性鼻-鼻窦炎炎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鼻通气的主客观评估,探讨鼻腔结构异常对鼻通气的影响以及主客观评估的内在联系,为针对改善鼻通气的手术提供手术及疗效预测的临床依据.方法 分组:组1:结构性鼻...
袁晓培刘燕韩琳高志红王旻邢志敏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螨过敏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常规方法症状控制不满意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螨过敏的常年性AR患者47例,经过常规避开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进行变应原SIT,使用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s,TNSS)问卷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时分别评估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 TNSS总分和各症状评分、RQLQ总评分及各分项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相关分析显示TNSS评分同RQLQ总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常规方法控制无效的螨过敏AR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经过变应原SIT后有着明显提高,治疗后3个月已经开始有效,随着治疗的时间延长,疗效进一步提高。
王旻邢志敏李秀玲袁晓培刘燕高志红
关键词:免疫疗法生活质量
鼻用激素预防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症状发作前4周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预防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选择变应原为蒿属花粉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预防治疗组按照患者既往发作时间提前4周予以布地奈德喷鼻,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定期随访。症状发作患者均予以布地奈德喷鼻和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所有患者用药坚持至发作期后2个月,采用日记卡形式记录每天鼻部、眼部症状分数,并定期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价对生活质量影响。结果预防治疗组发作7例,对照组全部发作,预防治疗组发作患者中发作时间向后推迟的现象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防治疗组发作时鼻部、眼部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明显轻,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症状发作前4周鼻腔局部使用布地奈德预防治疗蒿属花粉过敏AR,能够减少发作例数,推迟发作时间,减轻发作时鼻部及眼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宁显会邢志敏王旻高志红
关键词:预防和防护用药布地奈德
变应性鼻炎患者主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分析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erum allergen specific IgE,sIgE)、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eripheral eosinophilic,Eos)计数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9月~2011年5月我科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6人,男31人,女35人,年龄20~76岁,平均(34.17±13.51)岁.通过病史、典型试验量表对喷嚏,清涕,鼻堵,鼻痒评分,分别分析血清sIgE、SPT与VAS评分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IgE和皮肤点刺试验显著正相关(r=0.532,P<0.01);血清sIgE、SPT与鼻部症状VAS总分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sIgE和皮肤点刺试验对诊断变应性鼻炎都具有显著意义,皮肤点刺试验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不能正确反应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状况.
刘燕邢志敏王旻高志红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血清特异性IGE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皮肤点刺试验
抗变态反应药物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嗜酸粒细胞的影响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目的为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和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对血情特异性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从而探讨白三烯和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同时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抗组胺药用干治疗...
刘晓玲邢志敏高志红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抗变态反应药物嗜酸粒细胞
文献传递
抗变态反应药物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嗜酸粒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炎性递质白三烯和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比较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孟鲁司特钠和氯雷他定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外周血及鼻腔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EOS),并记录用药后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整体状况的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外周血及鼻腔分泌物中EOS计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外周血及鼻腔分泌物中EOS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和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相近;组胺和白三烯在病理生理学上均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重要炎症递质,两者均是通过影响EOS聚集、活化和减少特异性IgE的形成而发挥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新的有效药物。
刘晓玲邢志敏高志红
关键词:抗变态反应药物IGE嗜酸粒细胞
耳软骨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
余力生夏瑞明马鑫郑宏伟王荣静媛媛林运娟于红王更惠李蔷高志红徐怡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耳软骨在鼓膜修补、鼓室成形、外耳道后壁重建、粘连性中耳炎的治疗、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工耳蜗置入等各种中耳手术中的应用。在应用前对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进行适当的修整处理,修补鼓膜时其穿孔愈合率为93.4%,长期有...
关键词:
关键词:耳软骨鼓室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