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道疾病超声诊断进展
- 1989年
- 一.胃部疾病正常胃壁用7.5兆赫换能器扫查并与组织学对照,可显示五层结构。第1(最内)强回声层,为胃内液体与粘膜交界面反射形成,第2层,粘膜呈低回声,第3(中间强回声)层为粘膜下组织,第4(肌)层。第5(最外强回声)层由浆膜与周围组织界面形成。手术中超声测量胃壁厚度为3.
- 侯家声高鸿举
- 关键词:超声诊断胃肠道疾病强回声粘膜下组织胃部疾病肠系膜淋巴结
- 30例急性血管病的临床与CT分析
- 1989年
- 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9例,脑梗塞21例),均经CT检查确诊。二、结果30例急性脑血管的病灶性质及发生的部位,见表1。
- 张永谦高鸿举
- 关键词:脑梗放射冠脱水治疗预防脑卒中脑血管性痴呆多发性脑梗塞
-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进展
- 1989年
- 本文从实用方面简述86~88年间超声显像诊断妇科疾病的某些进展。一、卵巢病变1.HOC(hemorrhagic ovarian cysts)约93%病例突然下腹痛,但血清妊娠试验阴性。
- 候家声薜梅逊高鸿举
- 关键词:妇科疾病超声显像诊断子宫腔卵巢病变妊娠试验HEMORRHAGIC
- 电子内镜在消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被引量:1
- 1990年
- 自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首次推出电子内镜以来,目前电子内镜已发展到第二代,由于CCD系统的改进及微型化,第二代电子内镜明显细于第一代。目前临床应用的电子内镜有以下优点:①图像的分辨力高,图像清晰、色彩良好;②操化简便、舒适。
- 陈全连世海高鸿举
- 关键词:电子内镜分辨力胃肠道疾病红外激光正常粘膜信号变换
- 胃肠CT检查及口服造影剂概况被引量:3
- 1990年
- 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转向胃肠道CT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在检查前口服一定量的造影剂(包括高密度或低密度)然后行CT扫描。在检查时加以静脉内增强,便可获得良好的组织对比图像,克服了胃肠道内容物在CT上显示为软组织密度而与腹腔软组织块及肿大淋巴结难以区别的缺点。尽管病人对口服造影剂不太愿意接受。甚至某些药物还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但由于其良好的对比给胃肠道CT检查带来极大的方便,故口服造影剂仍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承认。
- 史浩汤洁连世海高鸿举
- 关键词:口服造影剂CT检查肿大淋巴结肠道内容物胃肠壁软组织密度
- 垂体瘤伽玛刀治疗的适应证及剂量探讨被引量:5
- 1995年
- 报导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经伽玛刀治疗的垂体瘤100例,78例随访了6~12个月,其中49例进行了MR复查,12例复查了PRL,10例复查了血GH。结果表明,病人的症状及肿瘤大小均得到了控制,治疗前后血PRL、GH差别均有显著性。探讨了治疗剂量、适应证及相关问题。
- 尹连虎高鸿举滕良珠曲元明蔺会清董万军隋邦森
- 关键词:伽玛刀垂体瘤适应证
- 电子内窥镜与上消化道x线钡餐对照检查(附83例分析)
- 1990年
- 我所自引进电子内窥镜以来,对部分患者进行电子内窥镜与x线钡餐的对照检查。对资料完整的83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一)资料:84例患者共进行了90次x线钡餐和85次电子内窥镜检查,男66例,女17例,年龄为22岁~81岁不等,平均50岁。 (二)方法:x线钡餐多采用常规方法,少数病例加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等方法。
- 杨贞振宫歆陈全任德印高鸿举
- 关键词:电子内窥镜电子内镜气钡双重造影低张溃疡型胃癌迷走胰腺
- 妇科肿瘤的磁共振表现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有关高场强MR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及其进展,扼要地介绍了女生生殖器官的正常MR图象及常见肿瘤的MR平扫、强化表现。
- 王光彬高鸿举柳澄
- 关键词:生殖器肿瘤女性NMR成像
-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X线特征探讨
- 1997年
-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X线特征探讨林祥涛①周兵李春卫高鸿举连世海1983年Waren等[1],从人类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此后,许多学者对该菌的生物性及对人类胃粘膜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一般认为,慢性胃病...
- 林祥涛周兵李春卫高鸿举连世海
- 关键词: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X线特征
- 垂体微腺瘤的高场强MRI诊断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评价高场强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材料与方法:1993年5月至1993年12月间,笔者对行MR检查的50例垂体微腺瘤进行了分析。其中男8例,女42例。9例微腺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mm,最小者2mm。所有病例均应用西门子1.5TMagnetom63spMR检查,层厚3mm。结果:垂体内局限性低信号(92%)是微腺瘤的特征性表现,各间接征象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特别指出,各种类型的微腺瘤具有其特定的发生部位;平扫冠状位T1加权像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序列,强化扫描不必要作常规应用。结论:高场强MRI对诊断垂体微腺瘤具有独到的优越性。
- 张云燕高鸿举
- 关键词:垂体肿瘤垂体微腺瘤NMR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