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长斌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位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乙烯
  • 1篇色谱
  • 1篇生理生化
  • 1篇湿包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激素
  • 1篇相色谱
  • 1篇香蕉
  • 1篇苗期
  • 1篇呼吸跃变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甘蔗
  • 1篇HPLC法

机构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魏长斌
  • 2篇谢江辉
  • 1篇窦美安
  • 1篇胡玉林
  • 1篇李映晖
  • 1篇王俊宁
  • 1篇丰锋
  • 1篇曹娟
  • 1篇叶春海
  • 1篇吕庆芳
  • 1篇步佳佳
  • 1篇何新华
  • 1篇安东升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甘蔗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为明确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分布规律及其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实现甘蔗光合潜力的快速评价,本研究通过桶栽试验对3个甘蔗主栽品种(ROC22、ROC16、桂柳05-136)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生长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光系统II(PSII)量子效率(ΦII)随着倒数叶位的增加而下降,在叶片不同部位之间表现为叶中部>叶尖端>叶基部,相同叶位不同品种间ΦII的差异不显著;可调节性能量耗散(ΦNPQ)则随着倒数叶位的增加而上升;非调节性能量耗散(ΦNO)在不同叶位(除倒四叶)及品种间并无显著差异。随着生长时间的推进,上部叶位具有较高的ΦII和较低的ΦNPQ;中部叶位的ΦII和光化学猝灭(qL)变化很小;下部叶位在叶片生长的前两周,能量分配在ΦII和ΦNPQ之间进行,ΦNO基本保持不变;而超过3周后,3个供试品种的ΦII、qL和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为ΦII>qL>Fv/Fm,同时伴随着ΦNO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光能利用效率以上部叶位最高,中部叶位稳定,而下部叶位最低且差异较为显著。而不同叶位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对生长时间的响应研究表明,在苗期上部第一片全展叶的中部叶位光能转化能力最强,可选择该叶片的中部叶位进行叶绿素荧光特性横向比较。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不同叶位光能的利用效率及其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如何选择合适的叶位进行叶绿素荧光检测,进而开展甘蔗冠层光合潜力的快速评价奠定基础。
安东升魏长斌曹娟窦美安
关键词:甘蔗叶绿素荧光叶位
利用HPLC法对香蕉根中四种内源激素测定方法的优化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蕉根中4种内源激素:赤霉素(GA3)、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的最佳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GA3、IAA、ABA测定的最佳条件是甲醇∶乙腈∶磷酸缓冲液(pH 3.5)为15∶20∶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ZT测定最佳条件为:甲醇∶乙腈∶磷酸缓冲液(pH 3.5)为15∶15∶70为流动相,波长265nm。4种激素的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选用外标法进行了定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其回收率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测定方法。
步佳佳胡玉林魏长斌谢江辉何新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内源激素香蕉
湿包类型菠萝蜜采后呼吸跃变和主要成分的变化被引量:7
2014年
以湿包类型菠萝蜜‘301’株系为试材,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淀粉、纤维素、果胶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包菠萝蜜‘301’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分别于采后2 d和3 d出现乙烯高峰和呼吸高峰。果肉中的淀粉、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在采后前2 d迅速下降,可溶性果胶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分别于采后2 d和3 d达到最大值后下降。果腱中淀粉、纤维素、果胶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与果肉相同,只是趋势比较平缓。在整个贮藏期间,果肉中的淀粉、可溶性总糖(除采后2 d外)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果腱,而纤维素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果腱,果肉中的原果胶和总果胶含量在采后前2 d极显著高于果腱,随后总果胶极显著低于果腱。
王俊宁吕庆芳丰锋谢江辉魏长斌李映晖叶春海
关键词:菠萝蜜乙烯生理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