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全胜
-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西秦岭甘肃段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年龄被引量:13
- 2017年
- 西秦岭是中国具有大型、特大型金矿成矿条件的成矿带,通过对西秦岭甘肃段4个特大型金矿之间及其卡林型金矿、造山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这4个特大型金矿均具有多期多次成矿的特点,且具有由卡林型金矿向造山型金矿过渡的特征,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阶段的挤压向伸展转换期,代表了一种新的成矿类型,建议定义为"卡林-造山复合型",特大型金矿成矿时间为127~216 Ma,成矿背景及成矿时间具有偏在性。
- 陈国忠龚全胜梁志录张愿宁麻红顺
- 关键词:西秦岭特大型金矿
- 甘肃北山奥陶纪白云山组的沉积层序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北山地区白云山组的沉积组合按大地构造相(或构造沉积体系域)的异同可大致划分为三类沉积区,即前陆盆地区、岛弧区和陆内裂谷区。其中前陆盆地区沉积组合为一套陆源碎屑复理石建造,其沉积区层序为典型的海退序列,系前陆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代表了北山地区晚奥陶世发生一次造山运动,结果是导致洋盆萎缩和局部的洋一陆软碰撞。在时限上可大致与祁连造山带的古浪运动相当,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 马智田毅龚全胜
- 关键词:前陆盆地沉积层序
- 1:25万马鬃山幅区调及甘肃马鬃山-北山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
- 龚全胜梁明宏刘明强李海林魏学平王岳明代文军邱庆伦董瀚石文礼
- 本项目通过系统的调研,重新划分和厘定了区内各时代地层单位,建立了不同构造单元地层系统,对地层分区提出了新的认识和划分方案,在测区内发现存在晚太古代变质岩系,并获2839±169Ma的Sm-Nd等时线年龄;识别出四类不同类...
- 关键词:
- 关键词:造山带地质填图
- 西藏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一个新的多岛弧盆系统的厘定及意义被引量:38
- 2004年
- 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的结构、性质、形成时间及与班 怒带的时空演化关系是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划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 ,证实狮泉河带内存在完整的蛇绿岩带 ,并首次将其划分为 4个蛇绿岩亚带 ,相互之间由 3个呈平行分布的岛弧链分隔 ,从而构成一个早白垩世的多岛弧盆系统。狮泉河带闭合过程为岛弧造山过程 ,俯冲极向主要向北 ,构成冈底斯 腾冲陆块和喀喇昆仑 南羌塘 左贡陆块之间的晚燕山期结合带 ;它与班 怒带在时间上具有继承性 ,空间上由北向南迁移 ,并部分重叠 ,反映了由班 怒带向狮泉河带的转化是一种接力式的。上述发现对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郑有业许荣科何来信龚全胜茨邛
-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
- 造山带花岗岩类型及填图方法的实践——以甘肃北山造山带为例
- 2002年
- 甘肃北山造山带系天山—兴安巨型褶皱带的组成部分 ,地处塔里木—中朝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接壤地带。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使岩浆活动异常发育 ,广泛出露面积巨大的花岗岩体 ,不同造山阶段、不同构造环境均有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花岗岩出露。笔者在甘肃北山造山带 1∶2 5万区调填图中 ,依据岩浆演化、序次关系、变形变质特征将测区的花岗岩划分为 4种类型 ,采用了不同的工作方法 。
- 梁明宏龚全胜李海林
- 关键词:花岗岩类型填图方法
- 甘肃早子沟金矿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6
- 2019年
- 对早子沟金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0.8~257.5℃,主要集中于150~230℃(平均为178.0℃),冰点温度介于-3.6^-0.1℃(平均为-1.6℃).由此计算得到盐度介于0.18%~5.86%(平均2.61%),密度介于0.78~0.97 g/cm3(平均0.91 g/cm3).对6件石英样品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V-SMOW)介于-99.8^-91.40,δ(18OH2O)介于-2.53~4.08,表明成矿流体可能由岩浆水或变质水与大气降水或地下水混合形成.黄铁矿样品的δ(34S)均为负值,具有较窄的分布区间,介于-14.2^-7.6,说明成矿物质可能由区域内的岩浆岩或变质岩所提供.早子沟金矿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中,此时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上涌,引发下地壳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岩浆作用晚期热液携带成矿物质向上运移,经受了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混合作用,最终,含矿热液在构造破碎带中沉淀、富集成矿.
- 刘东晓第鹏飞张鑫王玉玺王玉玺王金荣龚全胜龚全胜梁志录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秦岭造山带
- 甘南地区3个特大型金矿的勘查与控矿因素对比分析
- 矿床都产出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受弧形构造和断裂带控制,NWw(大水)或NW向、近SN向断裂为赋矿主断裂,早子沟金矿的NW向断裂被东侧的NE向和西侧的SN向断裂所围限而未形成赋矿主断裂,由NE向断裂构成赋矿主断裂,赋矿主断...
- 陈耀宇梁志录李鸿睿龚全胜刘伯崇
-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勘查控矿因素
- 文献传递
- 造山带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被引量:9
- 2002年
- 提出我国造山带 1/ 2 5万填图要以活动论和探索大陆动力学为学术指导思想 ,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地质填图调查方法 ,以构造为纲 ,研究总结出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中主要构造单元各岩类区 (沉积岩区、岩浆岩区、变质岩区、混杂岩区 )岩石建造组合及序列 .旨在重点表现造山带的结构、形成、演化及其大地构造基本特点 ,尤其侧重其造山过程和现今造山带的三维结构 .通过填图实践和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 ,提出针对造山带区不同岩类区特点应采用不同的地质填图调查方法 ,并分别总结了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造山带沉积盆地、造山带蛇绿岩、造山带中酸性侵入岩、造山带变质岩、造山带三维结构与大地构造演化模式等造山带区典型岩类区和造山带结构地质填图的若干理论与方法 .其目的是为我国正在大规模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青藏高原空白区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 ,提供一套可供借鉴的系统的造山带区地质填图新理论、新方法 ,提高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造山带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 .
- 张智勇张克信于庆文龚全胜梁云海严城民
- 关键词:造山带地质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