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鹏

作品数:66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1篇动脉
  • 32篇血管
  • 25篇颅内
  • 18篇动脉瘤
  • 17篇动脉狭窄
  • 16篇颅内动脉
  • 16篇颈动脉
  • 14篇血管内治疗
  • 12篇颈动脉狭窄
  • 12篇成形术
  • 10篇血管成形
  • 10篇血管成形术
  • 10篇缺血
  • 10篇急性
  • 9篇支架置入
  • 9篇卒中
  • 9篇微小动脉瘤
  • 9篇小动脉
  • 8篇血性
  • 8篇颅内动脉瘤

机构

  • 65篇北京医院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作者

  • 65篇祁鹏
  • 58篇陆军
  • 58篇王大明
  • 38篇王利军
  • 32篇刘加春
  • 27篇王俊杰
  • 23篇胡深
  • 11篇姜学丽
  • 11篇翟乐乐
  • 10篇陈涓
  • 8篇王海峰
  • 6篇龚涛
  • 6篇陈玉辉
  • 4篇韩轶鹏
  • 4篇徐蕾
  • 2篇彭海静
  • 2篇陈鲲鹏
  • 1篇姚稚明
  • 1篇谢红雯
  • 1篇贺迎坤

传媒

  • 13篇中华外科杂志
  • 9篇中华老年医学...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中华医学会神...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2006全国...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6岁,因“视物重影7个月,颈肩痛、右上肢麻木无力6个月,头痛、头晕、站立不稳5个月”入院。7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重影,于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6个月前出现右侧颈肩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力,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于家中自行牵引治疗后好转;5个月前出现头痛、站立不稳,无视物旋转、言语不利、
黄嘉王芳谢红雯祁鹏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不同疗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被引量:5
2014年
1研究背景: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现状 大约10%15%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CAS)导致的。据不同文献报道,ICAS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为3%15%,每年卒中再次发作的风险高达15%17%。1955年,学者们开始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CAS。此后的多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华法林的效果要优于阿司匹林。直到2005年, WASID ( The Warfarin-Aspi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 Study )研究发现,华法林的治疗效果并不优于阿司匹林,反而显著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因此,对于ICAS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高鹏焦力群赵振伟于嘉蔡艺灵崔永强王贵平李天晓贺迎坤吴伟尹森史怀璋郑秉杰何伟文姜顺婷尹龙魏铭黄胜平白小欣王大明刘加春祁鹏凌锋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多中心研究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医院急诊卒中绿色通道就诊的因大血管闭塞接受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再通的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有效再通组(mRS评分≤2分)和无效再通组(mRS评分>2分)。收集入选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对AIS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16例,年龄(72.8±13.1)岁,男性72例(62.1%),其中无效再通组75例、有效再通组4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收缩压升高(OR=1.038,95%CI:1.012~1.065,P=0.00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2分(OR=10.157,95%CI:3.624~28.470,P<0.001)和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OR=4.536,95%CI:1.379~14.922,P=0.013)是AIS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D-二聚体水平对AIS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预测价值较好(曲线下面积=0.733,95%CI:0.638~0.829,P<0.05),截断值为2.65μg/L(Lg值)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435,敏感度为53.3%,特异度为90.2%,准确度为66.4%。结论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AIS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对无效再通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王倩雯陈玉辉尹家文乔金雨祁鹏陈涓龚涛
关键词:卒中D-二聚体
难治性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王大明刘加春王利军陆军祁鹏
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的血管内重建治疗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血管内重建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9月至2017年8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例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患者,其中对18例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后每3~6个月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临床表现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术后3~ 24个月行造影随访,结果以稳定、好转及复发评价.结果 22例患者血管内重建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中,2例(9.1%)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另1例术后出现穿支梗死,出院时恢复良好.21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4.0~105.5个月,平均(42.1±26.3)个月,恢复良好(mRS 0~2分)18例(85.7%),预后不良(mRS 4~6分)3例(14.3%).19例患者获得造影随访,随访时间为3.0~47.0个月,平均(11.9±6.9)个月.10例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塞且载瘤动脉重建良好,病情稳定;5例好转或稳定;1例支架内闭塞;3例复发.结论 血管内重建治疗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较安全,中期疗效相对满意.
祁鹏胡深王利军陆军王俊杰杨希孟陈鲲鹏王海峰王大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后循环
75岁以上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75岁以上患者脑血管造影实施、病变分布、并发症等情况。方法83例75岁以上患者行全脑及双锁骨下动脉造影术,缺血性脑血管病61例(73.5%),出血性脑血管病22例(26.5%)。结果83例造影中78例(94.0%)造影经股动脉完成,11例(13.3%)造影中应用复合弯曲导管。缺血性脑血管病例中前循环狭窄107处(占67.3%),后循环52处(占32.7%);硕外97处(占61.0%),颅内62处(占39.0%);发现8例(占13.1%)患者存在9个未破裂动脉瘤。出血性脑血管病中16例(72.6%)存在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19个。5例(6.0%)出现并发症,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2.4%),穿刺点血肿2例(2.4%),尿潴留1例(1.2%)。结论脑血管造影术作为一项诊断技术对75岁以上脑血管病患者是较安全的。
韩轶鹏王大明刘加春王利军陆军祁鹏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脑缺血脑血管造影术
机械取栓治疗低ASPECT评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初步观察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30例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范围)为17(7~37)分,ASPECTS为(3.8±1.0)分。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其中M1段闭塞11例,M2段闭塞2例),颈内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病变4例。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对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估,以mTICI分级2b或3级作为血管成功再通标准。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Ⅱ中的标准对出血转化进行分类,观察Ⅱ型脑实质血肿的发生率,用以评价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术后90 d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定义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80.0%)血管成功再通,术后2例(6.7%)发生Ⅱ型脑实质血肿。术后90 d行临床随访,33.3%(10/30)的患者获得良好临床预后,其中成功再通组9例(9/24,37.5%),未成功再通组1例(1/6);10例患者(10/30,33.3%)死亡,其中成功再通组7例(7/24,29.2%),未成功再通组3例(3/6)。基线ASPECTS 3~5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37.0%(10/27),病死率为25.9%(7/27);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比为0/3,病死比例为3/3。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基线ASPECTS 3~5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仍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仍差。
陈鲲鹏祁鹏陆军叶耿帆胡深王俊杰杨希孟曹若瑶陈涓王大明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手术后并发症
基于多模态CT血管内治疗后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Nomogram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CT及LASSO-Logistic回归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后发生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I)的预测价值,并构建Nomogram预测风险评分系统。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6月于北京医院急诊行一站式多模态CT血管造影-CT灌注扫描并进行血管内治疗的120例前循环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MMI分为MMI组24例及非MMI组96例。对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行LASSO-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变量,探讨相关因素在MMI中的预测价值,并建立Nomogram图预测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其效能。结果与非MMI组比较,MMI组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更高(Z=-4.071,P<0.001)、颈内动脉闭塞更多见(χ^(2)=5.335,P=0.021)、再通不良占比更高(P<0.001)、梗死核心体积更大(Z=-6.672,P<0.001)、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更低(Z=-3.693,P<0.001)、4D CTA侧支循环评分更低(Z=-6.085,P<0.001)、血栓负荷评分更低(Z=-2.853,P=0.004)。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出MMI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OR=22.098,95%CI 3.100~157.503,P=0.002)、梗死核心体积(OR=1.022,95%CI 1.008~1.037,P=0.002)及4D CTA侧支循环评分(OR=0.288,95%CI 0.128~0.647,P=0.003);基于三者构建的Nomogra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5(95%CI 0.915~0.990,P<0.001)。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P=0.878)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符合度。结论未成功再通、较大梗死核心体积及低4D CTA侧支评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更易发生MMI,基于三者构建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判断其MMI风险,指导医师的临床决策。
李玲祁鹏徐蕾逯瑶曹若瑶王妍焱杨钰珩沈正寅杜旸陈涓
关键词: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列线图
零回波时间动脉自旋标记MR血管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效果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 探讨零TE动脉自旋标记MR成像(zTE ASL 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采用GE 1.5 T静音MR,同时进行zTE ASL MRA和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TOF MRA)检查,并在MRA检查前后1周内进行DSA检查,评估动脉瘤栓塞效果和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的显示情况.以DSA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MRA技术评估动脉瘤残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Kappa检验比较两种MRA技术与金标准DSA对动脉瘤栓塞后残存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以及阅片者之间、阅片者自身对动脉瘤治疗效果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MR血管成像技术对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显示的差异.结果 24例患者(27个动脉瘤)中,23个动脉瘤进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4个动脉瘤进行单纯栓塞治疗.DSA检出13个动脉瘤具有瘤腔残存,zTE ASL MRA检出15个,TOF MRA检出11个,zTE ASL MRA较TOF MRA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TOF MRA和zTE ASL MRA对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的评估与DSA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0和0.85(P〈0.001).对于zTE ASL MRA,不同阅片者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0,阅片者内的一致性也很高,Kappa值为0.85.对于23个放置支架的载瘤动脉,zTE ASL MRA可以对21个支架内的管腔进行准确评估,TOF MRA可较为准确评估1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OF MRA相比,zTE ASL MRA可以更好地评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的瘤腔残存,更好地显示载瘤动脉支架内的管腔.
宋焱黄娟祁鹏焦晟陆军张金涛张晨陈敏王大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
相对宽颈的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 探讨相对宽颈的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动脉瘤最长径≤3 mm且动脉瘤颈/瘤体宽径I〉3/4)血管内治疗的町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4例27个相对宽颈的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影像、血管内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 27个动脉瘤中24个用弹簧圈栓塞,3个仅在载瘤动脉内放置支架.前者有4个动脉瘤100%栓塞,13个90%,6个80%,1个80%以下.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轻偏瘫.所有患者临床随访平均51个月(1-94个月)无再出血,6例7个动脉瘤在术后6-38个月复查血管造影,未见再生长.结论 相对宽颈的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技术上可行,操作相对安全,初步结果有效.
王大明刘加春王利军陆军祁鹏翟乐乐姜学丽
关键词: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