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志健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内镜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蛋白
  • 1篇电子胃镜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血流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蛋白酶原
  • 1篇胰蛋白酶原-...
  • 1篇胰腺

机构

  • 5篇张家港市第一...
  • 2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程志健
  • 5篇邱洪清
  • 2篇何斌
  • 1篇陈兴国
  • 1篇孔超美
  • 1篇何斌
  • 1篇刘琼
  • 1篇屈霄
  • 1篇林燕
  • 1篇孙敏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和维持缓解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和维持缓解作用的疗效。方法:第一阶段将10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34例)、B组(34例)和C组(34例),分别服用美沙拉嗪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美沙拉嗪+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12周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缓解率及缓解时间。第二阶段将各组缓解者随访1年,观察3组维持时间及复发率。结果:3组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缓解时间、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P>0.05),3组患者维持临床缓解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以由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四种菌粉组成的复方片剂是值得推荐的维持治疗缓解期UC的有效药物;两者联合用药并未增效,联合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美拉沙嗪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维持治疗是没有必要的。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和维持缓解作用的疗效与美拉沙嗪比较无差异,没有必要联合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美拉沙嗪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维持治疗。
程志健何斌邱洪清卢娅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方嗜酸乳杆菌
39例缺血性肠炎病人的临床护理
2012年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39例缺血性肠炎病人,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加强腹痛的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基础疾病护理及饮食和心理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9例病人均治愈。[结论]正确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缺血性肠炎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
林燕程志健
关键词:便血护理
电子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3月于本院消化科就诊行胃镜检查的508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先行电子胃镜检查,再行钡餐检查,分别统计本组患儿电子胃镜和钡餐透视检查诊断结果,分类统计各类上消化道疾病检查情况及总检出率。结果电子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94.49%,高于钡餐检查率(7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胃镜检查和钡餐透视检查均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50.79%,40.35%),十二指肠溃疡次之(22.44%,18.11%)。50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中,幽门螺杆菌阳性381例(75.00%),阴性127例(25.00%),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居多。结论电子胃镜可提高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中检出率,有助于降低上消化道疾病漏诊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屈霄程志健邱洪清
关键词:电子胃镜小儿上消化道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
探讨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血流及胰腺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对患者胰腺血流及胰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依照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两组分别给予生长抑素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时间点血流指标及胰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胰岛素(INS)水平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肪酶(LIP)、胰高血糖素(GLU)、淀粉酶(AMY)、胰蛋白酶原-2(TPS-2)与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保护患者血流与胰腺功能,尤其是改善胰腺疾病方面优势显著。
孙敏何斌程志健邱洪清
关键词: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血流胰腺功能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NF-κ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在UC发病中作用。方法根据结肠镜检和病理活检结果,106例UC患者分为活动期组(57例)和缓解期组(49例),另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所有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分级与Ⅰ级比较,Ⅱ级、Ⅲ级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病理分级升高,TLR4、NF-κB mRNA表达依次增加(P<0.05)。UC患者TLR4与NF-κB mRNA表达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753(P<0.05)。结论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及NF-κB呈高表达状态,且TLR4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密切相关。
何斌邱洪清程志健孔超美陈兴国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胰蛋白酶原-2、淀粉样蛋白A1和PAF的测定和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考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胰蛋白酶原-2(Tr-2)、淀粉样蛋白A1(AA1)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消化内科进行ERCP术的患者205例,根据ERCP术后48h内发生急性胰腺炎及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组别:对照组(未发生急性胰腺炎)6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7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64例。检测所有患者ERCP术前、术后4h、8h、24h和48h的血清Tr-2、AA1和PAF,及ERCP术的并发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个组别ERCP术前清Tr-2、AA1和PAF无显著差异(P>0.05),ERCP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至24h达高峰(P<0.05),48h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MAP和SAP组的血清Tr-2、AA1和PAF增高(P<0.05),与MAP组比,SAP组的血清Tr-2、AA1和PAF明显增高(P<0.05)。三个组别ERCP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呕吐和发热等不良反应,随着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增高(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最少(P<0.05),SAP发生最多(P<0.05)。结论联合检测ERCP术后患者血清Tr-2、AA1和PAF水平有助于判定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胰腺炎的发展程度。
刘琼程志健邱洪清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蛋白酶原-2
332例中老年人吞咽困难的内镜结果分析
1994年
332例中老年人吞咽困难的内镜结果分析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程志健吞咽困难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与消化系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报告332例中老年人吞咽困难的内镜检查结果,并与同期青年组43例对照分析报告如下。资料来源与方法1病例来源:本组收集1981年7...
程志健
关键词:吞咽困难中老年人内镜消化系疾病青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