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江蓉
- 作品数:59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金湖06井水温震前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分析金湖06井水温从2001年到2007年间在多次中小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发现金湖06井水温日均值的地震异常全部表现为下降—转折—恢复的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转折—恢复之中或恢复之后的3个月内。
- 杨从杰郑江蓉肖飞孟科江昊琳
- 关键词:水温地震异常
- 南通台短水准前兆异常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MS5.1地震前南通台短水准场地的NS1测线有较完整的异常显示。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海域MS6.1地震前S2W测线高差变化有一年的中期异常,曾做过短期预报。NS1测线高差变化从1992年以来至今每年出现周期变化,本文试对这种变化是正常还是异常作分析。
- 范桂英郑江蓉王文达
- 关键词:地震台短水准测量地震前兆
- 江苏及邻区中小地震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分析
- 地震活动反映了一个地区地壳构造活动的变化规律,往往也展示该地区构造运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地震活动在时、空、强分布方面都存在丛集特征。刁守中等认为,区域内的背景地震系地震活动期平静阶段及活动期初期发生的地...
- 王俊孙业君郑江蓉詹小艳江昊琳
- 地震监测项目档案管理探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档案是对监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是后续日常运维、改扩建提升的重要资料依据。系统梳理了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给出了可行性建议,创新性地提出了“参与式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项目实施,档案先行”专题档案培训班,以及“菜单式”档案服务模式等档案工作办法,这对提升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档案工作有积极意义,为项目档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江昊琳郑江蓉单菡
- 关键词:地震监测项目档案
- 中国地震预警延迟时间算法及其对预警盲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通过分析预警系统的预警步骤来探讨影响获得预警时间的因素,并与瑞士地震台网预警延迟各步骤进行对比,得出中国地震预警系统仪器延迟时间为7.6s。提出地震波到台站所需时间的算法,较震中假设在台站中间的传统算法更为准确,在此算法下采用双台法和四台法计算接收地震波所需时间,得到中国地震预警延迟时间。讨论双台法和四台法在不同震源深度和台站密度下对预警盲区大小的影响,在台间距小于20km时,2种方法预警盲区差异不大。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在台站到达一定密度时,预警系统仪器延迟时间缩短比台站加密对预警盲区的缩小更有效。
- 杜航王俊王俊江昊琳王宝善郑江蓉王大伟
- 关键词:地震预警
- 张衡地动仪工作原理探究
- 2023年
- 张衡地动仪至今仍未得到公认的复原模型,通过对张衡的哲学思想、科学成就等史料研究,对袁宏著《后汉纪》中描述地动仪的文字内容进行分析,对张衡研制的“地动仪”和“水运浑象”进行比较,认为地动仪为自动运行一体化精密仪器,可实现对微弱地振动信号感知、放大和记录功能。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科技水平,提出了三点悬挂复合物理摆+机械杠杆放大的地动仪复原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地动仪摆锤的悬挂方式、八个方向地振动信号的提取、机械杠杆放大机构和擒纵机构的设计思路,并研制了实验样机,证实地动仪工作原理具有科学性,且能与文献中描述地动仪的文字内容相互验证。
- 卢永孙振强郑江蓉朱庆和殷翔孙雷
- 关键词:张衡地动仪
- 六合体应变干扰因素与地震短临异常特征研究被引量:17
- 2011年
- 利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地震台钻孔体应变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对气压和降雨这二种主要干扰因素的基本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了发生在该台预报效能范围内的3次中强地震的短临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气压变化在各个季节对观测值均有较大的影响,以短周期的正相关干扰影响为主,在时间上往往表现为准同步,相关系数能达到0.6~0.7以上;降雨对体应变的影响与降雨过程、降雨量及降雨时间等有密切的关系,持续降雨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成固体潮畸变,这一过程虽较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六合体应变对区域内中强地震有1~2月的突出短临异常变化。
- 郑江蓉徐徐王俊江昊琳
- 关键词:钻孔体应变气压降雨短临异常特征
- 江苏及周缘地区地震精定位与构造意义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江苏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江苏及邻区地震事件(1990—2009年)重新定位,共获取1020个定位结果,震中平均误差为:南北向0.42 km,东西向0.43 km,垂直向0.53 km。精定位后约94%的地震事件震源深度分布在5—20 km范围内,平均震源深度为12.3 km。震源深度自东向西,从海域向陆域呈现逐渐加深的变化特征。根据构造背景和断裂带分布的不同,分区讨论不同构造部位震源深度分布的特征与差异:沿郯庐断裂带(A)、中东部大陆边缘地区(B)以及苏南茅东断裂带地区(C),震源深度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其中C区的α、β、D值最高,分别为0.47、0.66、21 km。此外,精定位结果显示,发生在常熟一张家港地区的小震群,其震源深度自浅至深连续分布,深度区间为5—30 km。
- 王俊吴晶孙业君詹小艳缪发军霍祝青徐戈郑江蓉
- 关键词:震源地质构造
- 常熟定点形变对江苏及南黄海中强震映震能力及预报效能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采用地形变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利用常熟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对自1985 年以来发生在江苏省及南黄海海域的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及观测手段的映震能力检验,得出:(1) 常熟地倾斜对其周围200 km 范围内MS≥4-5 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显示;(2) 归纳总结各分析方法判别获得的异常表明,常熟地倾斜单台信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 郑江蓉黄耘徐桂明
- 关键词:定点形变前兆异常地震预报南黄海
- 江苏流体井网对汶川和日本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通过对2008年汶川8.0级和2010年日本9.0级两次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的江苏流体观测井网映震能力,对不同测点井孔映震能力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江苏区域井孔水位的同震响应能力强于水温,水位同震响应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同时与震级密切相关,水温同震响应在不同井点存在较大差异,更多的表现为缓慢的恢复变化;(2)不同构造单元的井孔同震响应能力有明显差异,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同震响应变化弱于苏南地区,这种南强北弱的原因可能是苏中黄土覆盖层较厚的构造特征使其在捕捉应力—应变状态的微变化时较南部丘陵地带弱,南部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在受到微小扰动后更有利于地下水状态的变化。
- 郑江蓉杨从杰江昊琳
- 关键词:同震响应汶川地震日本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