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立中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中华按蚊
  • 4篇按蚊
  • 3篇丝虫
  • 3篇马来丝虫
  • 2篇致倦库蚊
  • 2篇微丝蚴
  • 2篇蚊虫
  • 2篇马来丝虫微丝...
  • 2篇库蚊
  • 2篇防制
  • 1篇早期发育
  • 1篇致乏库蚊
  • 1篇致死
  • 1篇致死量
  • 1篇生物学
  • 1篇网眼
  • 1篇蚊科
  • 1篇蚊帐
  • 1篇氯菊酯
  • 1篇媒介昆虫

机构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6篇金立中
  • 5篇许锦江
  • 1篇罗幸福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对马来丝虫免疫反应的实验观察
金立中许锦江
关键词:中华按蚊蚊科致乏库蚊免疫反应马来丝虫
媒介昆虫生物学及防制研究的新课题
1994年
许多昆虫是疾病的传播媒介。为防制这些病媒昆虫,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环境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防制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近年来土地开发、杀虫剂成本上升、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日趋严重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等原因。
金立中
关键词:媒介昆虫生物学
注射感染马来丝虫微丝蚴在蚊虫体内早期发育的观察
1992年
本文报告经注射感染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在幼龄中华按蚊、幼龄致倦库蚊和老龄致倦库蚊体内早期发育变化的情况。接种后60h,幼丝虫在这三类蚊虫体内的发育已有明显差异。幼龄中华按蚊体内正常发育的幼丝虫比例最高(72.3%);幼龄致倦库蚊体内黑化幼丝虫的比例最高(75.4%);而老龄致倦库蚊体内以滞育或畸形的幼丝虫比例最高(67.1%)。实验表明,蚊虫的免疫是影响幼丝虫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反应的强度在不同的蚊种间有显著差异,且随蚊虫日龄的增加而下降。
金立中许锦江
关键词:马来丝虫微丝蚴中华按蚊
氯菊酯浸泡粗网眼蚊帐防制蚊虫效果观察被引量:2
1991年
实验观察:取体积为25×20×19cm^3的蚊笼两个,各拆去一边后重新组合成双体蚊笼。在双体笼的一侧放4d 龄饥饿雌蚊50只,另一侧放一只绑在木板上,已剃除腹毛的小鼠作为诱饵,中间用经氯菊酯0.1g/m^2浸泡的粗网眼(直径5mm)帐纱隔开,观察蚊虫通过网眼的情况。同时设立对照组。结果嗜人按蚊和埃及伊蚊药物组2h 内通过率分别为25.17%和9.09%,对照组分别为48.39%和40.47%;嗜人按蚊和埃及伊蚊药物组的吸血率分别为0.29%和0,而对照组两种蚊虫的吸血率均为100%。现场实验:在贵州省安顺地区进行。取上述粗网眼帐纱制成面积为10.6m^2的蚊帐两顶,其中一顶用氯菊酯0.1g/m^2浸泡,另一顶用清水浸泡作为对照。将上述两顶蚊帐分别悬挂于条件相同,门窗密闭的两间卧室内,帐内各睡一人。傍晚在两间卧室内同时释放由孳生地采集的蛹羽化后4d 的饥饿致倦库蚊,通宵在帐内捕捉由网眼进入的蚊虫。结果药帐组蚊虫的通过率和24h 死亡率分别13.04%和100%,对照组分别为55.37%和1.90%。夜间于田野将上述两顶蚊帐挂在两张床上,两床距离为3m 左右,床上各睡一人,另外两人在帐外通宵捕捉停落于蚊帐上的蚊虫,翌日鉴定蚊种并检查死亡率。结果停落于药帐和无药帐的蚊数分别为47只和538只,蚊虫死亡率分别为100%和2.79%。以上结果表明,经氯菊酯0.1g/m^2浸泡的粗网眼蚊帐,具有减少蚊虫停落,防止蚊虫吸血和杀死蚊虫的作用,但残效只有5周左右,这一灭蚊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许锦江罗幸福金立中
关键词:氯菊酯蚊帐
亚致死量二氯苯醚菊酯对中华按蚊寿命与繁殖影响的初步观察
金立中许锦江
关键词:二氯苯醚菊酯中华按蚊
马来丝虫微丝蚴定量注射感染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的实验观察
1991年
本文报告采用改进的微量注射技术和较为精细的计数方法,以2—10条微丝蚴/蚊,定量注射感染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找出了这两种蚊虫的微丝蚴感染量与感染期幼丝虫阳性率、幼丝虫平均发育成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比较了在注射感染条件下两种蚊虫对马来丝虫易感性的差异。
金立中许锦江
关键词:马来丝虫按蚊微丝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