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进财

作品数:39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项目福建省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麻醉
  • 9篇手术
  • 7篇镇痛
  • 6篇术后
  • 6篇静脉
  • 5篇硬膜
  • 5篇硬膜外
  • 5篇神经阻滞
  • 4篇疼痛
  • 4篇全麻
  • 4篇芬太尼
  • 3篇异丙酚
  • 3篇自控镇痛
  • 3篇疱疹
  • 3篇小儿
  • 3篇疗效
  • 3篇氯诺昔康
  • 3篇静脉麻醉
  • 3篇骨折
  • 3篇丙酚

机构

  • 31篇三明市第二医...
  • 8篇福建中医药大...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钟进财
  • 24篇上官明化
  • 24篇魏秀吾
  • 18篇吴善苏
  • 15篇陈真福
  • 13篇谢治己
  • 9篇吴桂寿
  • 6篇郑成辉
  • 5篇刘满钗
  • 4篇林娟
  • 3篇范双炽
  • 3篇黄丽玲
  • 3篇陈健
  • 3篇张泽珍
  • 2篇杨美
  • 2篇陈启忠
  • 2篇扬美
  • 2篇肖建芳
  • 2篇李育蓉
  • 2篇公维义

传媒

  • 13篇福建医药杂志
  • 5篇海峡药学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航天医药...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比较(附70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吴善苏谢治己陈真福钟进财上官明化魏秀吾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异丙酚咪唑安定氯胺酮麻醉
不同体位时健康志愿者脑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时健康志愿者脑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60名右利手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22—26岁,身高167—178cm,体重51~67k,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5):头低15°组(Ⅰ组)、头低30°组(Ⅱ组)、头高15°组(Ⅲ组)和头高30。组(Ⅳ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监测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血流信号,分别于平卧位(基础状态)、体位改变即刻(T1)、10min(T2)和30min(T3)时记录收缩期血流速度(Vn)、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计算Lindegaard指数。结果与基础值比较,Ⅱ组在B时Lindegaard指数升高,在T2,3时MCA的Vn和Vm降低,Ⅳ组在T2时MCA的Vn降低,在T2.3时MCA的Vd和Vm降低,T2时EICA的PI降低(P〈0.05),其他2组各时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成人在头低30。和头高30。时脑血流速度降低,而头低15°和头高15°时脑血流速度没有变化。
公维义钟进财范崇玖苏建生张良成孙旭东
关键词:体位血流动力学
神经阻滞加疱疹区皮内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加疱疹区皮内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6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加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对照组)。结果经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SIS(睡眠影响指数)均数差异比较(P<0.05)。皮损愈合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后遗痛发生率为2.7%,对照组14.3%。结论神经阻滞加疱疹区皮内注射疗效明显,对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预防作用。
钟进财吴桂寿黄丽玲郑成辉
关键词:带状疱疹皮内注射疼痛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TH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麻醉经验。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THR患者60例,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入组对象30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结果对照组3例退出,观察组4例退出;麻醉后10min、麻醉后30min,对照组SBP、DBP、HR、SBO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黄碱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72h,观察组、对照组CRP、NE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THR术中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呼吸、循环稳定,降低应激水平。
李育蓉钟进财上官明化吴善苏
关键词:高龄全髋置换术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持续泵注在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术后持续泵注在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抑郁情绪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年龄在35~73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2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1例。K组:在手术结束时连接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2.6μg·kg^(-1)、托烷司琼10 mg、艾司氯胺酮0.2 mg·kg^(-1)加入到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中稀释到100 mL)持续镇痛泵注48 h。C组:镇痛泵配方中除不含艾司氯胺酮外,其他镇痛方案与K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VAS疼痛评分,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24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DRS)评价两组患者术前1天(T_(0))、术后第3天(T_(3))、术后第5天(T_(5))、术后第7天(T_(7))抑郁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K组12、24、48 h VAS镇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K组显著低于C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_(3)、T_(5)、T_(7)三个时间点抑郁评分对比,K组SDS和HDRS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持续泵注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抑郁情绪,并降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郑成辉吴桂寿钟进财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抑郁
婴儿手术麻醉用药的选择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麻醉药加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儿普外、泌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5d~12个月内的婴儿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静脉用药配方:Ⅰ组,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Ⅱ组,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2mg/kg;Ⅲ组,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3μg/kg。手术消毒时3组均面罩吸入1%~3%七氟醚,氧流量1.5~2.5L/min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麻醉深浅,患儿生命体征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观察记录麻醉后5min、结扎疝囊时、手术结束时的HR、MAP、SpO2、RR变化,术毕清醒时间、哭闹、呕吐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用药后5min、结扎疝囊时与用药前比较,Ⅰ组HR、MAP显著增高(P<0.01);Ⅱ组仅HR增快(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Ⅰ组HR、MAP均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呼吸频率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SpO23组均保持在96%以上。清醒时间,Ⅱ组为(7.3±3.4)min,Ⅰ、Ⅲ组分别为(10.2±4.6)、(10.7±5.2)min(P<0.01);呕吐,Ⅲ组6例(20%),Ⅰ、Ⅱ组分别为3例(10.0%),2例(6.6%)(P<0.01);哭闹,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辅以七氟醚吸入有协同效应,可明显减少静脉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术毕清醒迅速、平稳。
上官明化魏秀吾谢爱军范双炽钟进财
关键词:静脉麻醉婴儿七氟醚麻醉
0.07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1)芬太尼在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 0 .0 75 %罗哌卡因复合 2μg· ml- 1 芬太尼用于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 ASA - 级足月、单胎、头位 ,估计能自然分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10 0例 ,于宫口开 3cm时 ,行 L2 - 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 3cm,负荷量 12 ml~ 15 ml后连接国产怡新自控镇痛泵 ,持续背景剂量 5 ml· h- 1 、PCA量 2 ml/次 ,间隔 15 min,宫口开全时停药 ,另选同等条件不要求镇痛的初产妇 10 0例对照。结果 镇痛组感觉减退平面均在 T1 0 以下 ,VAS评分 <2 0 mm ,改良 Bromage评分为 0级 ,均可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 Apgar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0 .0 75 %罗哌卡因复合 2μg· ml- 1 芬太尼在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自控镇痛中可获得满意的分娩镇痛 ,对产程、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 。
陈真福吴善苏谢治己上官明化钟进财魏秀吾杨美张译珍陈健林娟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芬太尼无痛分娩
神经阻滞联合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合并重度疼痛患者86例,分别采用单纯药物治疗(I组)与合用神经阻滞(II组)治疗,观察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自觉疼痛缓解程度评分、睡眠改善程度评分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I、II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I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I组;合用神经阻滞治疗后自觉疼痛缓解程度评分、睡眠受影响比例均较治疗前及单纯药物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效果明显.
钟进财范双炽黄丽玲吴桂寿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疱疹疼痛注射皮内
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术后静脉PCA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魏秀吾上官明化吴善苏钟进财谢治己
关键词:氯诺昔康吗啡术后静脉PCA疗效比较
联合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方法将32例确诊为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每组16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睡眠评分、情绪评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后睡眠、情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阻滞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PHN发生率明显降低。
吴桂寿钟进财郑成辉公维义
关键词:神经阻滞皮内带状疱疹头面部疼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