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冉
-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工艺探索与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以固定化酵母作为发酵菌株,研究了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预处理、发酵工艺。获得了最适工艺参数:甘蔗经切断、撕裂、压榨机压榨和板框过滤后得到甘蔗汁,在甘蔗汁中加入1 U/mL的青霉素,发酵及酒母培养的pH值为3.5~4.0,添加0.01%的硫酸镁。32~35℃,发酵21 h,乙醇浓度达到9.5%vol左右,糖醇转化率在96%左右。采用单浓度双流加连续发酵工艺进行生产试验,与淀粉质及纤维质燃料乙醇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连续发酵工艺在生产上是完全可行的,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是目前最适于大规模推广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
- 闫德冉王林风程远超高楠陈铁
- 关键词:甘蔗燃料乙醇压榨连续发酵
- 黄原胶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ZZ 1(XanthomonascampestrisZZ 1)为生产菌株 ,进行了摇瓶条件下黄原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得到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pH 7.2 ,CaCO3 0 .30 % ,培养温度 30℃ ,装料量为 2 0 % ,最终成品粘度可达 14 0 0cp ,较基本培养条件提高了 16 5 3% .
- 闫德冉胡元森闫振丽马明吴瑞阁张聪玲周季涛
-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粘度
- 连续酶解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纤维乙醇是第二代生物燃料,它对于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纤维乙醇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为提高纤维乙醇工业化的生产效率,现就生产纤维乙醇的分批酶解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了连续酶解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并进行中试试验,探索其工艺参数,并验证其可行性,为工业化连续生产纤维乙醇做好准备。试验结果表明:连续酶解工艺纤维酶解过程共需要47.8 h,糖度可达到12.7%;酒精度可达到6.0%(vol),已满足工业化生产酒精度的要求。
- 刘天天王林风闫德冉赵子高王奇
-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乙醇
- 木薯酒糟两相和单相厌氧发酵性能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降低木薯酒精厂工程运行成本,提高副产品木薯酒糟的应用价值,以木薯酒糟为原料,采用全混式半连续发酵和沼液回流方式,研究不同有机负荷[2.3、2.8、3.4、4.0 kg/(m^3·d)]条件下中温酸化(37℃)、高温甲烷化(50℃)木薯酒糟两相和高温单相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结果表明,木薯酒糟中温酸化-高温甲烷化两相厌氧消化性能高于高温单相厌氧消化性能,中温酸化-高温甲烷化木薯酒糟两相厌氧发酵的最佳投料负荷为3.4 kg/(m^3·d),甲烷体积分数在64%~68%,TS产气量为435.42 m^3/t,容积产气率为1.49 m^3/(m^3·d)。高温单相厌氧发酵的最佳投料负荷为2.8 kg/(m^3·d),甲烷体积分数基本在54%~62%,TS产气量为367.5 m^3/t,容积产气率为1.05 m^3/(m^3·d)。实际沼气工程运行中,当有机负荷低于2.8 kg/(m^3·d)时,可采用高温单相厌氧发酵工艺;当有机负荷高于2.8 kg/(m^3·d)时,可采用中温酸化-高温甲烷化两相厌氧发酵工艺,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 刘天天刘天天惠丰立惠丰立王林风闫德冉
- 关键词:厌氧发酵甲烷产量
- 利用基因组DNA诱变技术选育高抑制物耐受性工业酵母菌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化学诱变和基于基因组DNA诱变的遗传重组技术,对乙醇工业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抑制物耐受性进行改造,获得了重组酿酒酵母HN-1-24,其抑制物耐受性能和发酵性能均得到了提高。重组菌株在含7 g/L乙酸和1 g/L糠醛的抑制物耐受性发酵培养基中,具有良好的糖转化率和乙醇产量,发酵100 g/L葡萄糖能够产生38 g/L乙醇。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培养中进行乙醇发酵,发现重组菌株的乙醇发酵效率明显快于原始菌株,发酵时间提前6 h,且发酵终点乙醇产量为37 g/L,比原始菌株HN-1提高了8.8%。
- 陈亮徐龙龙闫德冉杜凤光惠丰立
- 关键词:酿酒酵母化学诱变抑制物
- 汽爆甘蔗渣转化乙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了甘蔗渣的汽爆条件,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甘蔗渣汽爆产物进行了分析。在相同汽爆蒸汽压力下,随着汽爆保压时间的延长,降解产生的对后续酶解和发酵有害的物质甲酸、乙酸和糠醛等也随之增加。研究了汽爆甘蔗渣的酶解和发酵性能,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50 L发酵罐进行放大的酶解和发酵实验,在酶解液固形物浓度27.09%(ω)条件下,48 h发酵液乙醇浓度6.17%(φ),显示汽爆甘蔗渣能够较好地被转化用于生产乙醇。
- 王铎王林风闫德冉
- 关键词:甘蔗渣酶解发酵乙醇
- 无机渗透汽化膜乙醇脱水的中试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其突出优势是能够实现精馏、萃取、吸收等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不引入第三组分等优点。选用无机渗透汽化膜中试装置对镇平生产的纤维乙醇进行浓缩脱水实验,考察用该装置乙醇的脱水效果,为工业放大提供参考依据。
- 王奇王林风闫德冉刘天天
- 关键词:乙醇脱水收率
- 年产3000吨秸秆纤维乙醇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
- 张晓阳夏黎明王林风杜风光阎振丽闫德冉米锡耿吕世锋张玉中任志勇
- 项目背景:伴随着化石能源的供应日趋紧张及消费递增造成的温室气体过度排放、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由于大量秸秆资源废弃、燃烧造成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利用秸秆制取燃料乙醇成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燃料乙醇发酵工艺
- 玉米秸秆酶水解过程中的酶复配条件优化被引量:6
- 2016年
- 降低酶解成本是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关键。利用酶复配技术优化蒸汽爆破处理后玉米秸秆的酶水解工艺条件,以提高纤维素的转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酶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爆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达42.21%,半纤维素仅为3.65%。纤维素酶对酶解过程起决定性作用,添加40 FPU/g时,酶解率为75.45%;木聚糖酶可促使更多的纤维素暴露出来,添加1 500 IU/g时,酶解率最高为78.03%;β-葡萄糖苷酶有助于消除纤维二糖积累造成的反馈抑制,用量40 IU/g时,纤维二糖浓度为0.330 4 g/100 m L,酶解率达76.45%。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30 FPU/g,木聚糖酶用量800 IU/g,β-葡萄糖苷酶用量40 IU/g;该条件下,进行底物质量浓度25%的验证实验,葡萄糖达9.3g/100 m L,若用单一天冠纤维素酶,葡萄糖仅5.9 g/100 m L,提高了57.63%。三种酶的影响顺序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
- 王奇王林风闫德冉张斐洋刘天天吴静波
-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
- 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发酵产纤维二糖酶条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产纤维二糖酶活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最优摇瓶培养基为小麦B浆4%,硫酸镁0.05%,玉米浆1%。其摇瓶最佳产酶条件为诱导时间12h,诱导前适宜的增殖时间为16h,接种量10%,转速220r/min,发酵pH值为6。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0L发酵罐发酵中试,50L发酵罐诱导产酶高达125U。
- 王蕊王林风闫德冉赵子高刘乐
- 关键词:毕赤酵母纤维二糖酶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