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天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连续酶解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纤维乙醇是第二代生物燃料,它对于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纤维乙醇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为提高纤维乙醇工业化的生产效率,现就生产纤维乙醇的分批酶解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了连续酶解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并进行中试试验,探索其工艺参数,并验证其可行性,为工业化连续生产纤维乙醇做好准备。试验结果表明:连续酶解工艺纤维酶解过程共需要47.8 h,糖度可达到12.7%;酒精度可达到6.0%(vol),已满足工业化生产酒精度的要求。
- 刘天天王林风闫德冉赵子高王奇
-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乙醇
- 木薯酒糟两相和单相厌氧发酵性能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降低木薯酒精厂工程运行成本,提高副产品木薯酒糟的应用价值,以木薯酒糟为原料,采用全混式半连续发酵和沼液回流方式,研究不同有机负荷[2.3、2.8、3.4、4.0 kg/(m^3·d)]条件下中温酸化(37℃)、高温甲烷化(50℃)木薯酒糟两相和高温单相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结果表明,木薯酒糟中温酸化-高温甲烷化两相厌氧消化性能高于高温单相厌氧消化性能,中温酸化-高温甲烷化木薯酒糟两相厌氧发酵的最佳投料负荷为3.4 kg/(m^3·d),甲烷体积分数在64%~68%,TS产气量为435.42 m^3/t,容积产气率为1.49 m^3/(m^3·d)。高温单相厌氧发酵的最佳投料负荷为2.8 kg/(m^3·d),甲烷体积分数基本在54%~62%,TS产气量为367.5 m^3/t,容积产气率为1.05 m^3/(m^3·d)。实际沼气工程运行中,当有机负荷低于2.8 kg/(m^3·d)时,可采用高温单相厌氧发酵工艺;当有机负荷高于2.8 kg/(m^3·d)时,可采用中温酸化-高温甲烷化两相厌氧发酵工艺,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 刘天天刘天天惠丰立惠丰立王林风闫德冉
- 关键词:厌氧发酵甲烷产量
- 无机渗透汽化膜乙醇脱水的中试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其突出优势是能够实现精馏、萃取、吸收等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不引入第三组分等优点。选用无机渗透汽化膜中试装置对镇平生产的纤维乙醇进行浓缩脱水实验,考察用该装置乙醇的脱水效果,为工业放大提供参考依据。
- 王奇王林风闫德冉刘天天
- 关键词:乙醇脱水收率
- 浅析渗透汽化膜脱水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节能、低能耗、绿色环保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正受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文中简述了渗透汽化膜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传质模型,介绍了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及特点;分析渗透汽化技术在有机溶剂脱水、水中脱除有机物以、有机物/有机物的分离以及化学反应中的工业应用情况,并进行经济性分析,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 王奇王林风闫德冉刘天天
- 关键词:渗透汽化脱水
- 木质纤维素汽爆料含量测定的条件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汽爆料三组分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水洗除沙、烘干、粉碎、过筛等前处理过程,得粒度为40目样品,样品取样量为0.4 g。样品经浓硫酸、稀硫酸水解成单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样品进行测定。以浓硫酸浓度、稀硫酸酸解温度、稀硫酸酸解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最佳测定条件为:浓硫酸质量分数为70%,稀硫酸酸解温度为121℃,稀硫酸酸解时间为1 h。该方法测得的玉米秸秆汽爆料纤维素、半纤维、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2.42%、2.52%和34.82%,RSDs(相对标准偏差)为0.06~0.23。
- 刘天天王林风闫德冉闫振丽王奇张斐洋
- 关键词:前处理
- 玉米秸秆酶水解过程中的酶复配条件优化被引量:6
- 2016年
- 降低酶解成本是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关键。利用酶复配技术优化蒸汽爆破处理后玉米秸秆的酶水解工艺条件,以提高纤维素的转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酶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爆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达42.21%,半纤维素仅为3.65%。纤维素酶对酶解过程起决定性作用,添加40 FPU/g时,酶解率为75.45%;木聚糖酶可促使更多的纤维素暴露出来,添加1 500 IU/g时,酶解率最高为78.03%;β-葡萄糖苷酶有助于消除纤维二糖积累造成的反馈抑制,用量40 IU/g时,纤维二糖浓度为0.330 4 g/100 m L,酶解率达76.45%。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30 FPU/g,木聚糖酶用量800 IU/g,β-葡萄糖苷酶用量40 IU/g;该条件下,进行底物质量浓度25%的验证实验,葡萄糖达9.3g/100 m L,若用单一天冠纤维素酶,葡萄糖仅5.9 g/100 m L,提高了57.63%。三种酶的影响顺序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
- 王奇王林风闫德冉张斐洋刘天天吴静波
-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