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娴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hadiatop检测应用于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诊断的评价
- 1998年
- 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对109例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Phadiatop、IgE检测,以评估其在临床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显示Phadiatop灵敏度为0.90,特异性0.98,阳性预计值0.98,阴性预计值0.85,各项指标均优于IgE。提示Phadiatop是一个简便、可靠的体外筛选诊断工具,将会在临床诊断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 邓小珍陈丽娴
- 关键词:PHADIATOPIGE
- 重症哮喘的抢救
- 1997年
- 李景吾李少文陈丽娴
- 关键词:哮喘抢救重症
- 支气管哮喘患者ICAM-1和TNFα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为了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在气道高反应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各时期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了检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患者均符合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
- 邓小玲李景吾陈丽娴陈潮钦
- 关键词:哮喘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
- 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被引量:3
- 1997年
- 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李景吾邓小玲陈丽娴陈潮钦李少文研究对象:哮喘发作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78岁。患者均符合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在哮喘...
- 李景吾邓小玲陈丽娴陈潮钦李少文
- 关键词:哮喘细胞间粘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IL-1
- 克芜踪中毒致ARDS10例报告被引量:6
- 1993年
- 近年来,我们收治除草剂克芜踪中毒病人16例,其临床过程十分凶险,出现多器官损害,其中10例服毒量大,中毒深者最终均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本文着重探讨克芜踪中毒与ARDS的关系。一、一般资料两院自1989年2月至1993年2月3年中共收住院的服除草剂克芜踪中毒(自杀)病人16例(男5例,女11例),其中致ARDS 死亡10例(包括自动出院后死亡5例),男女各5例,年龄18~50岁,中毒途径均为口服,服药量约30~100毫升。
- 陈丽娴陈慎仁潘锐锋洪育华郑允雄
- 关键词:农药中毒呼吸窘迫综合征
- 原发性气管肿瘤诊断方法探讨(附8例报告)
- 1998年
- 本文报道8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占同期肺部肿瘤病人1.91%(8/418)。对其临床特点及X线、CT、纤支镜及病理所见进行分析。认为X线检查对气管肿瘤诊断价值不大,颈部及胸部CT扫描是无创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手段。纤支镜检查不但能直接地看到肿瘤所在部位,形态,大小和范围,管腔阻塞的情况,还能行病理诊断,具有确诊价值。但有一定危险性,必须在有监护条件和有急救措施的手术室中进行。
- 陈丽娴陈潮钦陈慎仁吴洁文
- 关键词:气管肿瘤原发性
- 红细胞单采和血浆置换疗法治疗肺心病继发高粘血症15例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红细胞单采和血浆置换疗法治疗肺心病继发高粘血症15例分析陈丽娴孙恺潘锐锋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是指分离和去除血液中的一些病理成分,置换入正常的血液成分。我们于1993年4月至1994年6月在肺心病患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肺心病继发高粘血症患者进行...
- 陈丽娴孙恺潘锐锋
- 关键词:肺心病高粘血症血浆置换法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进展
- 1995年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尽管治疗上有所进展,病死率仍很高,值得重视。兹将ARDS近年治疗进展简述如下。ARDS治疗的效果很大部分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其处理原则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维持组织充分的氧台,去除诱因,治疗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
- 陈慎仁陈丽娴
- 关键词: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危急重症原发病
- 自发性气胸45例临床分析——附1例双侧性气胸致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体会
- 1992年
- 本文对45例共53例次自发性气胸进行临床分析。初步探讨其病因和治疗方式。指出气胸病因有所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者明显增多,认为对气胸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概括根据肺萎陷程度,临床症状,气胸类型,肺部原有病变及肺功能状态等综合考虑。作者还介绍了1例又侧性气胸致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体会。
- 陈丽娴陈慎仁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