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电生理变化与CT成像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电生理变化和CT成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发病后即刻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的CT、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体感诱发电位(SEP)、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化(MEP)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及口常生活能力评分(BI)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分析,结果EEG局限性异常与CT显示病变位置基本一致,但病灶范围存在一定差异:自身患/健侧SEP和ME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不同时间MESSS与入院第28天BI值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 CT成像与脑电生理检查在缺血性脑脑卒中急性期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 许伟范晓东邹友权曾维烁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电生理
-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颅脑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适用于成人颅脑检查的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将500名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5组:第1组采用常规剂量,第2~5组分别采用低剂量(200、160、100、80mAs)扫描。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独自评分,分析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评分的关系;比较第2~5组的CT剂量指数(CTDI vol)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值相对第1组下降的比例。结果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好(κ=0.860,P=0.017),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呈正相关(r=0.512,P〈0.01),第1~4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P〈0.05)。与第1组相比,第2~5组CTDI vol、DLP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管电流为100mAs时,多层螺旋CT既能保证成人颅脑检查的图像质量,又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 范晓东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低剂量体层摄影术图像质量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应用CTA、TCD与DSA的临床价值评估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评估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S)诊断中常用的CT血管造影术(CTA)、经颅多普勒(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三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9例临床拟诊为ICASS且接受CTA、TCD及DSA等三种检查方法的患者,比较三种检查所发现的颅内动脉病变部位及数量的差异。结果确诊为ICASS患者中DSA阳性率为86.1%(93/108),CTA阳性率为70.9%(122/172),TCD阳性率为67.3%(103/153)(P=0.029)。其中DSA共检查416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89.2%(371/416);CTA共检查562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72.6%(408/562);TCD共检查539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68.5%(369/539)(P=0.032)。病变部位中颈内动脉系统阳性率DSA为95.4%(209/219)、CTA为69.7%(193/277)、TCD为70.9%(183/258)(P=0.015);椎基底动脉系统阳性率为DSA 82.2%(162/197)、CTA 75.4%(215/285)、TCD 66.2%(186/281)(P=0.001)。结论 CTA、TCD检查方法较DSA检查方法对ICASS诊断阳性率较低。
- 范晓东
-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术经颅多普勒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数字化X线成像的原理及技术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正给医学影响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很多医院的放射科正在实现由传统胶片向数字化影像系统的转变,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是指把X线透射图像数字化进行图像处理,再变换成模拟图像显示的一种X线设备,使人们使用比先前低的X线辐射剂量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成为可能。本文对数字化X线成像原理进行了叙述,通过对技术、主要性能及应用特点分析,可对使用者选购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 范晓东
- 关键词:数字化X线成像
- 孤立性肺结节的动态CT增强扫描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动态CT增强扫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癌患者62例,肺炎性结节患者30例,肺结核瘤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CT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扫描SPN的强化表现、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病灶的CT值测量结果。结果62例肺癌患者中,不均匀强化32例,均匀强化29例,周围型强化1例;30例肺炎性结节患者中,不均匀强化18例,均匀强化12例;8例肺结核瘤患者均无明显强化,增强之后CT值增加<20 Hu。肺癌平扫CT值均小于增强各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增强各期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性结节平扫CT值均小于增强各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性结节增强30 s的CT值均低于增强60、120、180 s时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性结节增强60、120、180 s时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瘤平扫期、增强各期的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SPN具有独特的动态CT增强扫描强化特点,肺癌增强30 s内的时间-密度曲线属于明显上升型,肺炎性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属于逐渐上升型,肺结核瘤SPN的时间-密度曲线属于平坦型。
- 钟明浩侯文忠范晓东
- 关键词: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动态CT增强扫描
- 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实训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发展迅速而且高科技手段应用广泛的学科,且是一门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的学科。为进一步促进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对本院影像科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的实训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从而为医院影像科实训生的实训管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 范晓东
-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实训
- 浅谈医学影像技术规范化建设问题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同时医学影像技术的规范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医学影像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设备的合理使用、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书写等方面,对医学影像技术规范化做粗浅的分析。
- 范晓东
- 关键词:影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