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庆

作品数:17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西医
  • 6篇中西医结合
  • 6篇痉挛
  • 5篇肉毒
  • 5篇肉毒毒素
  • 5篇康复
  • 5篇A型肉毒毒素
  • 5篇超声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4篇中西医结合治...
  • 4篇注射
  • 4篇西医结合治疗
  • 4篇小儿
  • 4篇脑瘫
  • 4篇矫形
  • 4篇超声定位
  • 3篇支具
  • 3篇治疗小儿

机构

  • 17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富阳中...

作者

  • 17篇董庆
  • 12篇李海峰
  • 8篇陈彤
  • 6篇金慧英
  • 6篇于海燕
  • 6篇卢晓芳
  • 5篇徐仁爱
  • 4篇王慧
  • 3篇阮雯聪
  • 3篇王江平
  • 3篇朱薇
  • 2篇车月苹
  • 2篇王江平
  • 2篇周雪娟
  • 1篇杨屏日
  • 1篇尹宏伟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氧血红蛋白在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急性溶血性贫血症是儿童期常见的急症,常见于蚕豆病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起病急骤,短期大量红细胞破坏可引起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典型表现包括贫血、黄疸、茶色尿或者酱油色尿。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形成的产物,作为快速判断溶血性贫血的指标,近年来在新生儿ABO溶血症中已经得到认可[1-5]。故本研究对146例急性溶血性贫血症患儿进行COHb分析,评估COHb在诊断急性溶血性贫血症中的价值。
张鑫车月苹李海峰董庆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碳氧血红蛋白贫血症COHBABO溶血症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
<正>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按摩、针灸、运动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对4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进行治疗前、后随访研究。结果:患儿肢体康复顺序,自远端肌群开始...
董庆李海峰陈彤徐仁爱卢晓芳于海燕
文献传递
中医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进展
<正>目的:了解近年来中医的不同治疗方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治疗进展,以期为中医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作者通过检索、查阅文献、分析与归纳文献内容,综述近年来中医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
阮雯聪卢晓芳陈彤于海燕朱薇董庆徐仁爱
文献传递
超声定位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矫形支具治疗小儿脑瘫下肢肌痉挛
目的观察超声定位方式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配合矫形支具治疗小儿脑瘫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27例脑瘫痉挛型患儿,在B超引导下用BTX-A局部多点深度注射小儿脑瘫下肢痉挛肌肉,注射后给予矫形支具以及...
金慧英王慧付钟敏王江平董庆李海峰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超声定位痉挛矫形支具
文献传递
超声定位注射肉毒毒素联合矫形器训练治疗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矫形器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并于BTX-A注射24 h后指导脑瘫患儿穿戴膝踝足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对2组患儿下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比较2组患儿大腿内收肌角、腘窝角及踝关节活动范围情况.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其MAS评分[分别为(1.26±0.63)分和(2.56土0.71)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GMFM分值[分别为(69.21±11.67)分和(62.61±10.74)分]及大腿内收肌角[分别为(100.9±21.1)°和(89.3±23.2)°]、腘窝角[分别为(126.1±10)°和(117.4±13.4)°]、踝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80.1±9.1)°和(70.4±9.2)°]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治疗脑瘫患儿下肢痉挛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脑瘫儿童下肢痉挛,如注射BTX-A后穿戴膝踝足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则能进一步缓解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痉挛并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
金慧英王慧付钟敏王江平董庆周雪娟李海峰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超声定位痉挛矫形器
中医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进展
目的:了解近年来中医的不同治疗方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治疗进展,以期为中医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作者通过检索、查阅文献、分析与归纳文献内容,综述近年来中医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阮雯聪卢晓芳陈彤于海燕朱薇董庆徐仁爱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按摩、针灸、运动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对4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进行治疗前、后随访研究.结果:患儿肢体康复顺序,自远端肌群开始恢复,...
董庆李海峰陈彤徐仁爱卢晓芳于海燕
关键词:手足口病急性弛缓性麻痹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训练
不同定位技术联合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徒手肌肉定位和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几分为徒手定位组(31例)和超声引导组(30例),2组患儿均接受BTX-A注射,注射部位均为内收肌、胭绳肌、小腿三头肌。徒手定位组采用徒手定位注射,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给予BTX—A注射,并在注射后第3天进行强化康复训练。注射前、注射后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对2组患儿的下肢痉挛进行评定。结果注射前,2组患儿MAS、GMFM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12周,2组患儿MAS均较组内注射前降低(P〈0.05),且超声引导组注射后12周MAS评分[(1.43±0.50)分]低于徒手定位组[(1.77±0.56)分](P〈0.05)。注射后12周,2组患儿GMFM评分较组内注射前升高(P〈0.05),且超声引导组注射后12周GMFM评分[(72.43±10.50)分]高于徒手定位组[(67.10±11.25)分](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联合强化康复训练能显著降低下肢痉挛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增加其关节活动度,提高运动功能,改善姿势步态。
卢晓芳李海峰周雪娟金慧英王江平董庆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超声引导痉挛脑性瘫痪
先天性肌性斜颈严重程度评分表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肌性斜颈严重程度评分表(CMT-SCST)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0~1岁CMT患儿89例,通过CMT-SCS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技术手段,对入组的不同CMT分型患儿进行患侧和健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大小或肌肉条纹回声异常区域范围的测量和综合的头面颈部活动功能评定,然后对确诊的患儿追踪随访其治疗过程,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法按摩(每日1次,每次15 min)和姿势矫正(每日2次,每次5 min),随访至入组3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复查超声及CMT-SCST,收集数据并评估CMT-SCST在CMT中的诊断与预后应用价值。结果①治疗次数与CMT-SCST基线得分负相关(r=-0.4651);②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3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③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6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④性别、开始治疗的年龄、髋关节发育不良征象及共患全面性发育迟缓(GDD)与CMT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疾病6个月疗效评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对比2013年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儿科学部发布的CMT临床实践指南中的CMT严重程度分类系统(CMT-SCS),CMT-SCST能更敏感地提示疾病的预后。结论CMT-SCST可为CMT的定量诊断及量化评定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阮雯聪金慧英杨屏日董庆朱薇陈彤李海峰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
针刺治疗婴幼儿期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婴幼儿期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2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言语认知训练、推拿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行针刺治疗,以百会、四神聪、运动区、夹脊穴、委中、悬钟、足三里、合谷为主穴,每次针刺留针15~20 min,每日1次,1周治疗5 d,4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0 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格赛尔发展量表适应性DQ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内收肌及腓肠肌肌张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格赛尔发展量表适应性DQ分值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MFM88评分均增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收肌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腓肠肌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认知水平,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运动能力。
张鑫车月苹李海峰尹宏伟陈彤董庆杜瑜
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针刺表面肌电图粗大运动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