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发光
  • 3篇二极管
  • 3篇发光二极管
  • 3篇OLED
  • 2篇电致发光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有机发光
  • 2篇有机发光二极...
  • 1篇电致发光二极...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发光器件
  • 1篇占空比
  • 1篇透过率
  • 1篇谱特性
  • 1篇驱动控制
  • 1篇驱动控制电路
  • 1篇微腔
  • 1篇控制电路
  • 1篇光谱
  • 1篇光谱特性

机构

  • 5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林祖伦
  • 5篇陈吉欣
  • 4篇黄再生
  • 3篇冉启钧
  • 2篇陈文彬
  • 1篇蒋泉
  • 1篇杨刚
  • 1篇陈文斌
  • 1篇成建波

传媒

  • 2篇液晶与显示
  • 2篇2002中国...
  • 1篇光电子技术

年份

  • 3篇2003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腔有机发光器件(MOLED)的设计
本文详细介绍了MOLED的设计思想、方法和结果.该器件由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TRD作为空穴传输层,ITO作为空穴注入电极,两侧分别是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和由Al电极形成的金属反射镜.理论设计结果表...
陈吉欣冉启钧林祖伦黄再生陈文彬
关键词:微腔OLED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
文献传递
利用LaB<,6>制作OLED的透明阴极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LaB<,6>材料制作的透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Transpr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TOLED)的透明阴极的特性,主要是研究其作为透明阴极的光的透过率.本文制...
黄再生林祖伦冉启钧陈吉欣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透过率
文献传递
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介绍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OLED)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和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 OLED驱动控制电路 ,实现了对绿色 OLED(32 mm× 2 8mm)的驱动显示 ,分辨率为 64× 56,通过采用分隔矩阵结构 ,提高了器件的占空比 ,并降低了功耗。
蒋泉成建波林祖伦陈文斌杨刚陈吉欣
关键词: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控制电路占空比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透明阴极的研制被引量:5
2003年
介绍了利用LaB6材料制作透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Transparent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TOLED)的透明阴极的特性;研究了80~250nm膜厚的透明阴极的光谱特性———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过率,其透过率在40%~70%之间,并对LaB6材料制作的透明阴极与利用Mg∶Ag合金和ITO制作的透明阴极的性能进行了比较。LaB6作阴极的TOLED更利于实现高分辨率的彩色显示。
黄再生林祖伦陈吉欣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光谱特性
微腔有机发光器件的设计被引量:2
2003年
介绍了微腔有机发光器件(MOLED)的设计思想、方法和结果。该器件由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TPD作为空穴传输层,ITO作为空穴注入电极,两侧分别分布布喇格反射镜(DBR)和由Al电极形成的金属反射镜。理论设计结果表明,MOLED的峰值光强增强19倍,谱线半宽度从100nm变窄到10nm左右。
陈吉欣冉启钧林祖伦黄再生陈文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