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 作品数:23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科院内感染控制中优质护理的运用评价
- 2022年
-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院里感染控制中的综合效果评价。研究方法:选择某医院半年内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常规护理小组和优质护理小组,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形式的护理,降低院内感染的效果,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比我们能够发现,优质护理小组和传统常规护理小组患儿,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常规护理小组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要高于优质护理小组的患儿,并且两组之间对比的数据差别,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优质护理的应用对于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来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不仅缩短了患儿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同样也提高了患儿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的医患矛盾的出现几率,从临床角度上来说,同样也是非常值得应有推广的。
- 赵洁王甜甜王丽
-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出院前行TCD检测,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预后情况,TCD检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血流情况],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TCD预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26例(26.00%),预后良好74例(74.00%);预后不良组MCA、ACA、BA低于预后良好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比浊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本研究结果显示,MCA、ACA、BA预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均>0.7,当取最佳临界值时,可获得最佳预测值。结论TCD检测指标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关系密切,可通过评估其水平预测患者预后。
- 王丽马花王煜姝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
- 脑血管狭窄应用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就产生的影响。方法:阐述经颅多普勒用于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优势,以及能实行实时监测多条颅内外血管反应性及血管血流变化等方面特点,总结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的最...
- 王丽
- 关键词: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颅内动脉狭窄脑血管病
- 文献传递
- 小组制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小组制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心内科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观察组采用小组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小组制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王丽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
- 一种放射科专用观片装置
- 放射科观片装置,包括底座和前端开口的观片箱壳体,还包括设置在观片箱壳体开口端面上的夹持装置,及设置在观片箱壳体内部后端面的发光体,及设置在观片箱壳体开口端面上的导轨,及设置在观片箱壳体前端开口上的透明玻璃,所述观片箱壳体...
- 谭慧敏王丽
- 文献传递
- 一种TCD检查用枕头
- 一种TCD检查用枕头,包括主枕体1和侧枕体2,主枕体1和侧枕体2中部开设弧形的检查槽11,主枕体1和侧枕体2的内侧开设弧形的调节颈部槽3,侧枕体2的调节颈部槽3的上端为翻折板5,侧枕体2内设置充气囊6,侧枕体2的侧部设置...
- 王丽谭慧敏
- 文献传递
- 降阶梯型思维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析降阶梯型思维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抢救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降阶梯型思维。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成功率、住院期死亡率、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住院期死亡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降阶梯型思维急救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疾病复发,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王丽
- 关键词:心肌梗死
- 麻风疫苗接种全程护理措施及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麻风疫苗接种时全程护理的具体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来我科就诊并行麻风疫苗接种的儿童162例,选取其中81例设为实验组,剩余81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儿童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在接种过程中及接种后均有4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4%,实验组接种后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后对家长的满意度调查中,对照组满意度为85.19%,较实验组的97.5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麻风疫苗接种的应用中,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家长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 王丽
- 关键词:麻风疫苗接种全程护理
-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监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监测中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应用效果。方法筛选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86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脑出血,术后35例,未手术者7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32例,未手术者5例,其他脑血管疾病术后4例,未手术者3例),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包含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BA)、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另监测收缩期峰值血流动力学改变、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峰值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频谱形态等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依照监测结果分三组,脑血管痉挛组(n=26)、供血不足组(n=37)、血流增快组(n=29),对各组监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患者均完成TCD监测,在不同病因中,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供血不足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血流增快、血管痉挛,三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床旁TCD监测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有效支持。
- 王煜姝王丽南宫晓霞
-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疾病脑血流
- TCD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脑血流的评估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围手术期脑血流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60例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CEA术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中TCD监测,术后予以TCD复查。结果术前TCD检查显示,交通支开放24例,无交通支开放8例,交通支潜在开放24例,无交通支潜在开放4例。各组患者压迫颈总动脉(CCA)后1 min、夹闭CCA后3 min大脑中动脉(MCA)的峰值血流速度(PSV)均较压颈即刻、夹闭CCA即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开放夹闭CCA时,术侧MCA的PSV血流速度显著增快,半夹闭CCA并断续开放后,患侧MCA的PSV下降。术后TCD复查颅内血流状况改善,所有交通支均关闭,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在CEA围手术期应用TCD进行脑血流监测能够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重要指导,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效果。
- 王丽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脑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