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艳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分子
  • 8篇分子印迹
  • 7篇印迹聚合物
  • 7篇化学发光
  • 7篇分子印迹聚合...
  • 6篇流动注射
  • 4篇流动注射-化...
  • 4篇鲁米诺
  • 4篇聚合法
  • 3篇氧化石墨
  • 3篇氧化石墨烯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羟基
  • 3篇微球
  • 2篇萃取
  • 2篇喹啉
  • 2篇羟基喹啉
  • 2篇灭蝇胺
  • 2篇聚合物微球

机构

  • 18篇西华师范大学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宜宾学院
  • 1篇四川信息职业...

作者

  • 19篇杨春艳
  • 13篇陈复彬
  • 6篇章竹君
  • 3篇罗琼
  • 3篇赵慧
  • 2篇张玉
  • 1篇杨琴
  • 1篇许茂

传媒

  • 4篇分析试验室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中小学实验与...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山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猪饲料中的吡喹酮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吡喹酮对Luminol-NaIO4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测定吡喹酮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吡喹酮在4.0×10^-8~1.0×10^-6mol/L浓度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对测定吡喹酮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LOD,3σ)为9.9×10^-9mol/L。对2.0×10^-7mol/L的吡喹酮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采用该方法对猪饲料样品进行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8.5%~100%。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猪饲料样品中吡喹酮的测定。
罗琼陈复彬李青轻黎东杨春艳
关键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吡喹酮猪饲料
苯酚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作者以苯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在乙腈溶剂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的pH,吸附时间及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溶液的pH为7.0时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酚的吸附量最大;吸附在20min左右达到平衡;随着溶浓度的增大,吸附量也随之增大,最后达到吸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可将其用于对苯酚的吸附.
陈复彬杨春艳许茂赵慧
关键词: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沉淀聚合法
鲁米诺-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发现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配离子(DPC)、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DPA)和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DPN))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氧化鲁米诺而产生化学发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以DPC为例研究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托普霉素对该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了测定血清中托普霉素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酸碱度和化学发光试剂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托普霉素浓度在6.0×10-8~2.0×10-6 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1.5×10-8 g/mL,对浓度为5.0×10-7 g/mL的托普霉素溶液连续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7%.该方法用于血清中托普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陈复彬杨春艳章竹君
关键词:鲁米诺化学发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氧化石墨烯表面灭蝇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杨春艳舒砚勤陈复彬李青轻
关键词:固相萃取氧化石墨烯灭蝇胺
氧化石墨烯表面灭蝇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正>在载体表面合成的表面印迹聚合物,因其识别位点位于载体表面,因此具有更快的传质速度,可提高目标分子的识别响应速度、降低非特异性吸附,使目标分子能更快的被选择性吸附且更容易洗脱,因此是一种好的可用于复杂样品的预处理的材...
杨春艳舒砚勤陈复彬李青轻
关键词:固相萃取氧化石墨烯灭蝇胺
文献传递
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雨水中的过氧化氢
2009年
过氧化氢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当大气及降水中存在过氧化氢时,它可以将四价的硫氧化为六价的硫,从而导致酸雨的产生,因而过氧化氢的测定在环境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测定过氧化氢的方法主要有电分析法、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等。
杨春艳章竹君
关键词: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配离子鲁米诺雨水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甲砜霉素的测定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甲砜霉素对典型的鲁米诺-H_2O_2化学发光系统有着明显的增敏作用,并协同流动注射分析的技术,创建了测定甲砜霉素的一种新方法。在实验的优化条件下,甲砜霉素在1.0×10^(-10)~1.0×10^(-8) mol·L^(-1)区间内的变化值与化学发光强度的相对值具备很好的线性关系,此方法对甲砜霉素的测定展现出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LOD)低至8.1×10^(-11) mol·L^(-1)(3σ)。对1.0×10^(-9) mol·L^(-1)的甲砜霉素连续11次进行了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4%,采用此方法对牛奶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8.6%~101.5%。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牛奶中甲砜霉素的检测,这证明了其在食品样品的快速和经济成本有效检测中的应用潜力。
罗琼杨春艳杨春艳詹春燕陈复彬
关键词:甲砜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鲁米诺牛奶
氧化石墨烯表面坐果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2017年
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坐果安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坐果安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利用紫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聚合物的结合和识别特性。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pH和底物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其重复利用性。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结合特征,最大表现结合量(Q_(max))为114.902μg/mg,其表明聚合物对坐果安分子具有优良的选择吸附性能和较高的吸附容量。
舒砚勤陈复彬罗琼杨春艳章竹君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微量化实验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使用废旧注射器和塑料泡沫对铜与硝酸的实验进行微量化改进,用一个注射器连续地演示了铜与浓硝酸、二氧化氮与水、一氧化氮与氧气、铜与稀硝酸等一系列反应,达到了实验装置简单、反应进度可控、排除空气干扰、资源循环利用、有毒气体零排放等效果。
张贵蒲婷陈磊杨春艳
关键词:硝酸
基于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定香草醛被引量:3
2021年
以香草醛为模板分子,二氧化硅为载体,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VanMIP)。以此为识别元件,结合Luminol-K_(3)Fe(CN)_(6)化学发光体系制成传感器,对香草醛进行检测。在优化条件下,香草醛浓度在0.4~14 nmol/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LOD)低至0.16 nmol/L。对6.0 nmol/L的香草醛溶液连续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通过对化学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子自旋光谱的研究,提出了化学发光的可能机理。
李青轻陈磊蒲婷张贵杨春艳
关键词: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奶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