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素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分析导致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2006~2011年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梅毒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病案资料,收集导致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 943例住院分娩产妇患妊娠梅毒33例,发病率2.21‰。发病率与产妇及配偶的职业、文化程度、产妇既往流产史及是否经过规范治疗有关。结论:加强特殊人群梅毒母婴传播知识的普及,提高其筛查、治疗的意识,能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母婴传播。
- 李海素谭冲曹刚吕江曼
- 关键词:妊娠梅毒母婴传播
- 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于晓丽林乾飞陈琳李海素王宇宏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血清IGG胎儿血液循环IGG类抗体神经系统后遗症
- 妊娠贫血妇女不同时期红细胞参数及直方图动态观察及分析
- 2005年
- 李海素刘颖狄英波
- 关键词:红细胞直方图妊娠贫血孕期妇女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巨幼细胞贫血
- 孕期检查Rh血型保障孕产妇输血安全
- 2003年
- 通过孕期筛查Rh (D)抗原 ,对在分娩过程中需要输血的Rh阴性孕妇提前组织血源 ,以确保孕妇输血安全。通过 3年多的临床实践 ,认为这种做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意义重大 。
- 李海素狄英波陈琳李春英
- 关键词:孕期RH血型输血
- 两种方法治疗隐性梅毒148例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03年
- 蔡淼李海素邹冬冬蔡菲刘影
- 关键词:隐性梅毒疗效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钠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及临床意义,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的13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罹患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64例)、子痫组(28例)和对照组(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健康产妇,46例)。检测各组产妇hs-CRP、mALB等指标。结果: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和对照组hs-CRP、mAL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hs-CRP、m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hs-CRP、m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尿mALB水平程正相关(r=0.618,P<0.01)。结论:血清hs-CRP和尿mAL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可通过监测血清hs-CRP水平、尿mALB水平来预测和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 狄英波白洋李海素谭冲王策赵刚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未经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对照组,经系统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观察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经过系统干预的GDM患者先兆子痫、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低于未干预的GDM患者。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可改善不良的妊娠结局。
- 李海素狄英波谭冲吕江曼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
-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常规筛查糖尿病的孕妇3100例,按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分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与GDM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大龄、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应加强糖尿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证母婴健康。
- 李海素王宇宏谭冲刘波
- 关键词:GDM糖尿病筛查
- 血清ALT、γ-GT、TBA和CHE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 2006年
- 狄英波李海素刘颖
- 关键词:血清ALT肝病诊断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BACHE
- 孕妇口服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维生素K缺乏是引起婴儿出血的常见原因 ,该病发病急剧 ,病死率高达 33%左右。因此 ,探索预防早发性新生儿出血的有效方法 ,对于降低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新生儿出血致婴儿残疾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孕期检查、分娩、无并发症的正常孕产妇 6 4例 ,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 ,给药组从孕 38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K110mg ,直至分娩 ;对照组不给药 ;分娩后均抽取母亲静脉血和脐带血检测血清维生素K1浓度。结果 给药组孕产妇血清维生素K1含量为 3.2 1± 0 .2 2 μg/ml,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K1含量为3.0 4± 0 .10 μg/ml,对照组孕产妇血清维生素K1含量为 0 .16± 0 .13μg/ml,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K1含量为 0 .0 8±0 .0 6 μ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孕妇产前口服维生素K1,是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有效方法。
- 刘文臣白薇李海素洪梅单庆莲邓云芝付春
-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