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英丽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纯性
  • 3篇单纯性肥胖
  • 3篇肥胖
  • 3篇肥胖者
  • 2篇自主神经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容受性
  • 1篇神经功能
  • 1篇受性
  • 1篇顺应性
  • 1篇自主神经功能
  • 1篇胃动力
  • 1篇胃内
  • 1篇胃内压
  • 1篇进餐
  • 1篇记录仪

机构

  • 3篇石家庄市第一...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河北省卫生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常丽丽
  • 3篇姚树坤
  • 3篇赵英丽
  • 2篇任锡玲
  • 2篇郝顺霞
  • 2篇高富贵
  • 1篇李光耀
  • 1篇王静玲
  • 1篇秦素丽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单纯性肥胖者近端胃功能特征分析67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单纯性肥胖者近端胃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将67例单纯性肥胖志愿者根据饮食行为分为3组:肥胖伴暴食组(A组)、肥胖饮食正常组(B组)、肥胖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组(C组);采用电子恒压器,对3组肥胖者和D组(32例正常体质量健康志愿者)进行胃底机械性扩张,观察其可耐受容积和压力及顺应性的变化.结果:A组初始容积和最大耐受容积显著大于D组(t=-6.63,-5.20,均P<0.01),而C组显著低于D组(t=3.48,2.11,均P<0.01).C组初始胃内压、最大耐受胃内压低于D组(t=2.09,2.08,均P<0.05);A组初始及最大耐受顺应性显著大于D组(t=2.44,-5.56,均P<0.01),C组显著低于D组(t=2.44,2.32,均P<0.05).结论:暴食患者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胃容积增加、顺应性增高、容受性增强及饱感延迟发生.
常丽丽姚树坤任锡玲郝顺霞赵英丽秦素丽王静玲高富贵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胃内压顺应性容受性
单纯性肥胖者白天和夜间自主神经变化特征
2007年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者白天和夜间自主神经的活动特征。方法采用美国PI(Preideal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对102例单纯性肥胖者和49例正常体重健康志愿者,记录24h心电信号,进行白天和夜间心率变异分析。结果①白天肥胖组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F/HF肥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夜间肥胖组SDNN、RMSSD、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F/HF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③对照组LF/HF夜间显著低于白日,p<0.05;肥胖组LF/HF夜间与白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肥胖者无论是白日还是夜间,迷走神经功能始终处于亢进状态。迷走神经活性增高,可能是导致胃动力亢进,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丽丽姚树坤任锡玲赵英丽李光耀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自主神经心率变异胃动力
自主神经功能在肥胖者机械性胃扩张模拟进餐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者机械性胃扩张模拟进餐过程中自主神经的变化特征,探讨其与肥胖者胃内脏感觉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子恒压器和动态心电记录仪,对67例单纯性肥胖者与32例正常体质量健康志愿者进行胃底机械性扩张,模拟进餐过程,记录其进餐过程中的心电信号,通过心率变异分析,观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机械性胃扩张前静息状态肥胖组TP、ULF、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初始饱感状态静息状态TP、ULF、LF、HF差值差异显著(P<0.01),肥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最大耐受饱感状态与静息状态TP、ULF、LF、HF差值差异显著,肥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肥胖者较正常体质量者胃容积增加,顺应性增高,容受性增强及饱感延迟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张学丛姚树坤常丽丽郝顺霞赵英丽高富贵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自主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