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诱导的线粒体毒性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线粒体作为细胞内主要的能量来源,是许多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导致的线粒体毒性正在迅速地被认为是化合物损耗和药物撤市的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药物致线粒体毒性的一些机制,讨论了目前体外试验中用于鉴别线粒...
- 富欣王雁汤纳平张泽安
- 文献传递
- 血浆miR-122作为药源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应用
-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标准化的血浆microRNAs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平台,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估血浆miR-122作为药源性肝损伤非侵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同时将血浆m...
- 汤纳平王雁马璟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 血浆miR-122作为药源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应用
-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标准化的血浆microRNAs实时定量PCR (RT-qPCR)技术平台,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估血浆miR-122作为药源性肝损伤非侵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同时将血...
- 汤纳平王雁马璟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 氯胺酮对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评价氯胺酮的线粒体毒性,从而探讨氯胺酮可能的毒性机制。方法 Hep 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齐多夫定10~2000μmol·L-1培养7 d,或加入氯胺酮50~3000μmol·L-1培养24 h,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ep 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齐多夫定100μmol·L-1培养7 d后,或加入氯胺酮100和1200μmol·L-1培养24 h,化学发光法检测胞内ATP合成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同时设齐多夫定1000μmol·L-1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mt D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齐多夫定10~2000μmol·L-1可以抑制细胞存活,IC50为100μmol·L-1;氯胺酮1000~3000μmol·L-1抑制细胞存活,IC50为1200μmol·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齐多夫定100μmol·L-1组线粒体ATP合成水平显著下降(P〈0.05),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5),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ΔΨm显著下降(P〈0.05),而1000μmol·L-1可以明显干扰mt DNA表达水平(P〈0.05)。氯胺酮100μmol·L-1组ATP合成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氯胺酮1200μmol·L-1组ATP合成水平显著下降(P〈0.01),活性氧水平和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1),ΔΨm显著下降(P〈0.05),mt DNA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氯胺酮可以通过干扰线粒体代谢功能而诱导线粒体损伤。
- 王雁汤纳平惠涛涛富欣李华杨琛懋周国民马璟
- 关键词:氯胺酮HEP线粒体药物毒性
- 体外评价马兜铃酸对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马兜铃酸的线粒体毒性,从而探讨马兜铃酸的可能毒性机制。方法 Hep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齐多夫定8 000~20 000μmol/L,或加入马兜铃酸25~500μmol/L,均培养24 h,以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时比较不同浓度齐多夫定(8 000、16 000和20 000μmol/L)和马兜铃酸(25、200和500μmol/L)培养24 h的胞内ATP合成水平和胞内钙离子浓度、活性氧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齐多夫定8 000~20 000μmol/L可抑制细胞存活,IC50为12 713μmol/L;马兜铃酸25~500μmol/L可抑制细胞存活,IC50为214.6μmol/L。与溶媒对照组(DMEM)相比,齐多夫定≥8 000μmol/L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1);≥16 000μmol/L线粒体ATP显著下降(P〈0.01)、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并可见线粒体结构发生病理改变;20 000μmol/L组MPTP开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溶媒对照组(DMSO)相比,马兜铃酸≥25μmol/L,ATP合成水平明显下降(P〈0.01)、MPTP开放水平显著升高(P〈0.01);≥200μmol/L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500μmol/L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1)、并可见线粒体结构发生病变。结论马兜铃酸可以通过干扰破坏线粒体代谢功能和结构而诱导线粒体损伤。
- 富欣潘晓靓李华汤纳平王雁惠涛涛马璟张泽安
- 关键词:马兜铃酸HEPG2细胞线粒体毒性齐多夫定
- 组学技术在神经毒理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 目前,OECD推荐的神经毒理的评价方法为神经组织病理学染色和成套的行为学测试,尽管这些方法足以监测到一些神经毒效应,但因缺乏灵敏性和特异性,而不能满足大范围的神经毒物检测。各种组学技术可以高通量筛选神经毒物,从分子水平研...
- 王雁马璟
- 文献传递
- 体外评价口服降糖药对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 :评价DPP-Ⅳ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A化合物的线粒体毒性,从而探讨A化合物的可能毒性机制。方法 :Hep 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曲格列酮50-300μmol/L,培养24 h,或加入A化合物溶液100-300μmol/L,培养24 h,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ep 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曲格列酮100、200和225μmol/L培养24 h,或加入A化合物溶液100、150和200μmol/L培养24 h,化学发光法检测胞内ATP合成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50-300μmol/L可以抑制细胞存活率,IC50为178μmol/L;A化合物100-300μmol/L对细胞存活率有抑制作用,IC50为159μmol/L。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200μmol/L时导致线粒体ATP显著下降(P〈0.01)、△Ψm显著性下降(P〈0.01),≥100μmol/L时可致活性氧水平和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A化合物≥100μmol/L时ATP合成水平显著降低、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1),≥150μmol/L时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1),≥200μmol/L时△Ψm显著性下降(P〈0.05),并可导致线粒体结构发生病变。结论:DPP-Ⅳ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A化合物可以通过干扰线粒体代谢功能和结构而诱导线粒体损伤。
- 富欣潘晓靓李华汤纳平王雁惠涛涛张泽安
- 关键词:HEPG2细胞线粒体毒性
- 血浆miR-122作为药源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应用
-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标准化的血浆microRNAs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平台,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估血浆miR-122作为药源性肝损伤非侵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同时将血浆m...
- 汤纳平王雁马璟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