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 2001年
- 余华伟张怀学
-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32例,B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术后30 d、1年的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d、1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患者中超过80岁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明显低于80岁以下年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超过80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相对较高。
- 余华伟
-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临床预后
- 前路钉-棒系统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张巍巍张怀学余华伟苏鹏陈敬忠钟传山罗肖黄亮刘全
- 关键词:胸椎脊柱结核内固定器
- 骨外伤病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外伤病人住院期间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及感染情况,筛选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骨外科病房住院病人通过直接采集病人鼻拭子等标本,运用双靶点基因扩增技术进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与耐甲氧西林编码(MecA)基因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院内确诊MRSA定植与感染的病例,以1∶1配对予以对照,对可能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从2012年1月—2014年11月共调查325例病人,其中入院前存在MRSA定植病人18例,伤口部位MRSA感染1例,共19例(5.8%);306例病人未检测出MRSA定植与感染,入院后获得MRSA定植与感染62例(20.3%),与入院前定植与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P=0.000);手术治疗、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年龄大与合并慢性疾病是影响MRSA定植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骨外伤病人MRSA感染与定植的影响因素多,其中手术治疗、使用多种抗生素、年龄大与合并慢性疾病是MRSA感染与定植的独立影响因素。
- 王翠汪永强陈敬忠李长英余华伟
- 关键词:骨外伤MRSA定植
- 自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方法 :自 1996年起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2 5例。结果 :经平均随访 11月 ,疗效优 19例、良 5例、可 1例 ,并发症 2例。结论 :外固定器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它适用于治疗该类骨折及石膏固定再移位 ,桡骨轴向缩短者。
- 余华伟张怀学
-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桡骨远端骨折
- 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内固定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3例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LISS组(42例)和解剖钢板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指标。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LISS组均少于解剖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行走能力、关节稳定性、膝关节活动度、主观评分总分LISS组均高于解剖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髁部变宽、关节面塌陷、成角畸形、放射学总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HSS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优良率:LISS组为88.1%,高于解剖组的7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加有利。
- 余华伟张东陈敬忠李川
- 关键词:股骨骨折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
- 海藻酸盐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柱结核模型的力学性能
- 2017年
- 背景: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但考虑脊柱位置的特殊性,承受机体应力及需拆除内固定所致二次损伤是外科治疗的局限所在。组织工程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理想生物材料代替传统内固定材料,具有明显无毒害及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目的:探究海藻酸盐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柱结核的力学性能。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等分为对照组、脊柱结核组、海藻酸盐组与钛合金组。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其他组于L_5近椎间盘处钻孔填充明胶海绵,注射结核菌混悬液0.1 mL(菌量5 g/L),建立脊柱结核模型。2个月后,后2组模拟L_(4-5)脊柱结核切除,植入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藻酸盐凝胶材料和钛合金内固定材料。结果与结论:钛合金组1只新西兰兔出现局部感染、红肿;海藻酸盐组未出现局部感染、红肿等不良反应。海藻酸盐组及钛合金组前屈、后伸及侧弯距离及最大轴向拔出力均优于脊柱结核组,均接近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藻酸盐凝胶材料植入后与机体生物相容性较好,且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藻酸盐凝胶材料植入后脊柱稳定性与钛合金接近,具有良好的脊柱稳定性。
- 余华伟张戈
- 关键词:生物材料海藻酸盐脊柱结核力学性能
- 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 2001年
- 余华伟张怀学张先林
- 关键词:长骨骨折内固定骨折固定术
- MIPPO治疗成年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切开解剖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MIP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骨折愈合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总量、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12例、良15例、中2例和差1例,对照组临床疗效优8例、良14例、中6例和差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疗效好,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余华伟贾叙锋张戈
-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普通钢板
- 脂肪干细胞在人工骨支架诱导下的成骨效应被引量:1
- 2015年
- 背景:种子细胞的来源不足是限制组织重建及再生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与不同种类人工骨混合后的诱导成骨效果。方法:从接受美容手术的女性志愿者腹部皮下抽取液状脂肪,分离脂肪干细胞。取第4代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单纯成骨诱导液组、成骨诱导液+羟基磷灰石组、成骨诱导液+可吸收骨材料组、成骨诱导液+重组异种骨组。后3组分别加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可吸收骨材料和重组异种骨,且每组依据干预物浓度的差异分为3,10,20 g/L 3个亚组,每3 d换液1次.共进行12 d的诱导。结果与结论:成骨诱导液+羟基磷灰石组的洗脱液钙浓度显著高于单纯成骨诱导液组(P<0.05);低浓度条件下成骨诱导液+可吸收骨材料组洗脱液钙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成骨诱导液组(P<0.05),但高浓度成骨诱导液+可吸收骨材料组洗脱液钙浓度与单纯成骨诱导液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成骨诱导液+重组异种骨组洗脱液钙浓度显著低于单纯成骨诱导液组(P<0.05)。表明不同类型人工骨支架可以影响脂肪干细胞诱导成骨效果,其中以羟基磷灰石为支架可以获得较好的诱导成骨效果。
- 苏鹏张巍巍余华伟杨函
-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干细胞成骨效果种子细胞重组异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