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怀学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腰椎
  • 5篇内固定
  • 5篇骨折
  • 4篇手术
  • 4篇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
  • 3篇术后
  • 3篇前路
  • 2篇手术方法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突出症
  • 2篇前路减压
  • 2篇椎骨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外固定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脊柱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机构

  • 13篇内江市第二人...

作者

  • 13篇张怀学
  • 5篇余华伟
  • 5篇张先林
  • 5篇张巍巍
  • 5篇陈敬忠
  • 4篇罗肖
  • 3篇苏鹏
  • 2篇黄亮
  • 2篇刘全
  • 1篇曾辉
  • 1篇曹辉

传媒

  • 4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西部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软骨板破裂并椎间盘突出症
1999年
张怀学张先林曾辉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影像学特点
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脱位的危险因素,为患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获得明确诊断并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且有术后随访资料的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共247例为研究对象,对8个可能与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性别、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直径大小等因素在有脱位组与无脱位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62)、手术方式为后外侧入路(OR=3.478)、人工股骨头直径为22 mm(OR=2.558)可作为预测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当股骨头直径大于或等于30 mm(OR=0.635)时则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建议术前、术中应将各危险因素纳入考虑并选择个体化最优治疗方案。
罗肖陈敬忠张怀学苏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脱位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治
2000年
张巍巍张先林张怀学
关键词: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椎间隙感染
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32例无神经损伤的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治疗,术后随诊1年,比较手术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比例、疼痛VAS评分及工作状态Denis评分的情况。结果术前32例患者的Cobb角为18.2°±3.1°,椎体前缘压缩比例为68.5%±7.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Cobb角和椎体前缘压缩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2例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为8.31±1.23,工作状态Denis评分为4.02±0.71,术后各随诊时间点的VAS评分和Den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神经损伤的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来说,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快恢复工作状态,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罗肖陈敬忠张怀学
关键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2001年
余华伟张怀学张先林
关键词:长骨骨折内固定骨折固定术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
2006年
陈敬忠张怀学
关键词:椎间盘炎细菌感染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2001年
余华伟张怀学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
脊髓前路减压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损伤伴截瘫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损伤伴截瘫患者前路手术及Kaneda器械内固定方法。方法总结20例患者经前路减压及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脊柱损伤伴截瘫的经验。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5例不全瘫及3例截瘫患者下肢肌力恢复正常,能下地行走,其余12例患者下肢肌力感觉无明显改善。结论脊髓前路减压可减除脊髓前方压迫,为神经功能的保护或恢复创造了必要条件,而Kaneda器械内固定可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张巍巍张怀学
关键词:前路减压胸腰段脊柱损伤截瘫脊髓内固定治疗
前路钉-棒系统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张巍巍张怀学余华伟苏鹏陈敬忠钟传山罗肖黄亮刘全
关键词:胸椎脊柱结核内固定器
少年儿童锁骨移位骨折44例治疗分析
1999年
张怀学张先林曹辉
关键词:少年儿童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外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