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林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香型
  • 2篇香型白酒
  • 2篇酱香
  • 2篇酱香型
  • 2篇酱香型白酒
  • 2篇白酒
  • 1篇单次
  • 1篇酿造
  • 1篇酿制
  • 1篇香味
  • 1篇香味组分
  • 1篇苦寒
  • 1篇鉴评

机构

  • 2篇四川郎酒集团...

作者

  • 2篇陈小林
  • 2篇程伟
  • 2篇蒋英丽
  • 1篇杨大金
  • 1篇陈世斌

传媒

  • 2篇酿酒科技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酱香单次酒风格质量、香味组分特点与作用及工艺对其影响被引量:30
2004年
大曲酱香型白酒每个轮次的酒均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1,2,7轮次酒风格较差,产量也较低。1,2轮次酒在勾兑时适当添加,可提高酒体的放香、喷香,但要酌情使用,不可过量。1轮次酒为2%~4%;2轮次酒7%~10%。3,4,5轮次酒称为“大回酒”,酱香突出,纯正,酒体醇厚,产量占总产量55%以上。在勾兑时将这3轮次酒作为基础酒,用量为20%~25%。6轮次酒称为“小回酒”,带有较好的焦香,勾兑中能提高酒体的酱香风格,用量为10%~25%。7轮次酒也有糊香,但苦涩味较重,不宜多用,用量在5%~8%。生产中,高温制曲,原料粉碎、糊化,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等主要工艺环节对原酒的质量风格起着决定性作用。(陶然)
杨大金蒋英丽陈小林杨秀其卓毓崇程伟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
酱香香自苦寒来——红花郎酒的酿制、鉴评与欣赏被引量:6
2005年
酱香典范的代表之一及国家名酒——红花郎酒产于川南边陲赤水河流域内的二郎镇。以米红粱和小麦为原料,优质郎泉水为酿造用水,采用“四高一长”的独特酿造工艺,特殊自然酿酒环境,得天独厚的洞藏贮存和科学的酒体设计,精湛的勾调技术勾调而成。其以酱香突出,幽雅细腻,丰满味长著称。
蒋英丽陈小林程伟陈世斌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酿造鉴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