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泡球蚴组织及囊液同工酶初步分析
- 1993年
- 应用 PAGE 法对多房棘球绦虫的泡球蚴囊液、全囊、原头蚴及囊壁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酸性磷酸酶(AP)的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 LDH 同工酶仅囊液与全囊各出现4条酶带.EST 同工酶全囊、囊液、原头蚴和囊壁分别出现14、17、3和13条酶带;而 AP 同工酶4种样品的酶带则分别是2、4、1和1条.3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均以囊液样本为多且染色深,提示囊液可能是泡球蚴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场所.
- 孙铁姜洪杰陈佩惠杨连雪
- 关键词:泡球蚴PAGE同功酶乳酸脱氢酶
- 目测快速ELISA方法诊断脑囊虫病的初步研究
- 1991年
-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人脑囊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进展,但缺少快速、简便易行且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1989年我们开始试用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硫酸盐(TMBS)TMBS—H_2O_2 系统为底物替代邻苯二胺(OPD)OPD—H_2O_2 系统,进行了目测快速 ELISA 方法诊断脑囊虫病的研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 杨连雪姜洪杰孙铁
- 关键词:脑囊虫病ELISA
- Dot-ELISA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报告用Dot-ELISA法检测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的抗体。108例确诊为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阳性率为81.6~96.1%,14例确诊为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的阳性率为85.7~100%。54例正常人血清在1:40稀释度以上,均未出现假阳性;与并殖吸虫病患者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与包虫病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
- 姜洪杰杨连雪庞苏红孙铁谢淑萍孟家眉温桂芝王国志
- 关键词:DOT-ELISA脑囊虫病
- 人体包虫病的化疗被引量:11
- 1990年
- 人体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E.g.)和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E.m.)的幼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包虫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其化疗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十几年来用于化疗研究的药物有十几种,但效果肯定、副作用轻、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甲苯咪唑(mebendazole,MEB)。
- 孙铁陈佩惠
- 关键词:包虫病化疗
- 泡球蚴组织及囊液可溶性蛋白质组分和抗原初步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应用 SDS-PAGE 分析了泡球蚴囊液及全囊、原头蚴和囊壁组织可溶性蛋白质,结果分别出现23、26、16、25条蛋白带,其中主带分别为4、7、5、7条。用斑点 ELISA 显示,4种抗原的敏感性分别为67%、67%、100%、67%,特异性分别为90%、89%、83.5%、91%。
- 孙铁姜洪杰陈佩惠杨连雪
- 关键词:泡球蚴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
- 多房包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1年
- 多房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的幼虫泡球蚴(alveo-lar hydatid)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原发部位多在肝脏,但可经血循环和淋巴转移到其它许多器官,类似恶性肿瘤,故有恶性包虫病之称.
- 孙铁陈佩惠
- 关键词:棘球蚴病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