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扩大时间窗的动脉介入干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急性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80%左右,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开通阻塞的血管,使缺血脑组织复流,挽救缺血性半暗带。静脉溶栓治疗有时间依赖性,发病后4.5h内溶栓患者获益最大,同时溶栓开始越早、组织化管理越好、院内延迟越短、患者获益越多、且风险越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仅约3%的患者能够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且合并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效果不佳。
- 李应宏刘运宝刘昀张玲何雪苹陈光艳莫晔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干预时间窗前循环动脉缺血性半暗带
- 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NIHS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对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0.5~6 h)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采用标准剂量(0.9 mg/kg)rt-PA静脉溶栓治疗,B组采用小剂量(0.6 mg/kg)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溶栓1d、溶栓7d、溶栓30d测定患者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 ADL)量表Barthel(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及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测定两组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的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及颅内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前,两组NIHSS评分、ADL量表BI指数评分及颅内血流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不同时间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ADL量表BI指数评分上升,颅内血流信号分级上升(P<0. 05),但组间溶栓不同时间NIHSS评分、ADL量表BI指数评分、颅内血流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治疗总有效率、90 d预后良好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略低于A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6mg/kg、0.9 mg/kg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颅内血流动力学及短期预后,但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颅内出血风险低,安全性高。
- 何雪苹莫晔李应宏
-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 缺血性卒中患者两种二级预防方案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两种二级预防方案下的临床疗效及其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我院收治的14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均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另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液黏稠度、颈动脉硬化斑块变化,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及治疗后1年两组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随访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PA)、mR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1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二级预防方案在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中较阿司匹林单一药物方案更具优势,联合预防方案在不增加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颈动脉硬化斑块大小和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一定安全性。
- 陈光艳莫晔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疗效脑血管事件
- 心理因素对腰椎穿刺后头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心理因素对腰椎穿刺后头痛的影响,为临床腰穿前沟通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术前常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可能出现头痛,观察组术前常规告知患者家属术后可能出现头痛,但患者本人不知,比较两组术后头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穿前可能出现头痛并发症需告知患者家属,而非本人。
- 刘运宝莫晔吕鹏杰王霞李应宏
- 关键词:腰椎穿刺头痛心理因素
- 伴面部抽动的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报告及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LS-TIA)是临床罕见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类型,1962年由Fisher等首先报道,并称之为肢体抖动综合征(limb shaking syndrome,LSS)[1]。该病容易被误诊为局灶性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疾病等而延误治疗,若能对其及时、正确的诊治,不仅可以终止其发作,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远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等。既往认为LS-TIA不累及面部和躯干,并将其作为与局灶性运动性癫痫的鉴别要点之一[2]。我们将临床遇到的1例伴面部抽动的LS-TIA报道如下。
- 刘运宝莫晔吕鹏杰王霞李应宏
- 关键词: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肢体抖动抽动FISHER锥体外系疾病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12例误诊分析
- 2000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我院自1990~1997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CSDH 32例,其中12例被误诊为神经内科疾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5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7例,其中跌伤4例、撞伤2例、车祸1例,病程6个月~2年;无外伤史5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例,糖尿病史1例。 1.2 临床表现:见附表。
- 黄艳君莫晔
-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误诊病例分析
- Meige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被引量:2
- 2015年
- Meige综合征是由法国神经病学家Henry Meige于1910年首先描述的以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性不自主运动为主要症状的一组锥体外系疾患,是成人多动症的一种。由于目前尚无能确诊本病的特异性检查,临床易于漏诊、误诊。本文结合我科2013年8~11月收治的两例Meig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就Meige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进行论述。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57岁,因"双眼睑痉挛2+年。"
- 莫晔刘运宝
- 关键词:MEIGE综合征临床诊治眼睑痉挛神经病学家不自主运动
- 消栓肠溶胶囊及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及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栓肠溶胶囊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8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皮肤紫癜、瘙痒等过敏反应,停药后均自行消退。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及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李素芹李德中莫晔刘运宝
- 关键词:前列地尔常规疗法
- 复发性脑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 2001年
- 李劲梅莫晔
-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复发性脑出血
- 复发性脑卒中与H型高血压及血型之间的相关性
- 2019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脑卒中与H型高血压及血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出院后均接受随访。根据是否复发脑卒中进行分组,比较复发组及无复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出院时,复发组及无复发组NIHSS评分、LDL-C、Hcy及H型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H型高血压、房颤及吸烟史与复发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复发性脑卒中与H型高血压显著相关,与血型无明显相关性。
- 阙玉梅莫晔丁莉王艺瑾何锴侯庆宇杨森张礼梅
- 关键词:复发性脑卒中H型高血压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