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棒杆菌
  • 4篇L-精氨酸
  • 3篇钝齿棒杆菌
  • 2篇代谢
  • 2篇代谢工程
  • 2篇育种
  • 2篇生理代谢
  • 2篇生物合成
  • 2篇精氨酸
  • 2篇基因
  • 2篇发酵
  • 2篇分子育种
  • 2篇氨基酸
  • 2篇氨酸
  • 2篇产生菌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生物合成基因
  • 1篇生物合成基因...

机构

  • 8篇江西师范大学
  • 6篇南昌大学

作者

  • 8篇陈雪岚
  • 8篇张斌
  • 4篇陈民良
  • 4篇万方
  • 2篇熊勇华
  • 2篇王吕
  • 1篇焦海涛
  • 1篇杨慧林
  • 1篇汤立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比较pta及ack敲除对钝齿棒杆菌产L-精氨酸生理代谢的影响
2015年
旁支代谢途径的截断有利于目的氨基酸合成途径的集流。基于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预测,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MT-M4为出发菌株,通过无痕敲除技术分别敲除了编码磷酸乙酰基转移酶的pta基因及编码乙酸激酶的ack基因,阻断了乙酸的合成。摇瓶发酵结果表明,pta缺失菌株精氨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5.60%,达15.46g/L。葡萄糖转化率提高了29.41%;ack缺失菌株精氨酸产量达13.82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2.81%,葡萄糖转化率提高了26.02%。同时,pta及ack敲除菌株的细胞生长较出发菌株均分别提高了9.19%及7.71%。因此,pta、ack的敲除不仅有利于精氨酸的合成,而且对菌体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pta的敲除更有利于精氨酸的积累。
万方张斌陈民良陈进聪陈雪岚
关键词: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理代谢
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高产氨基酸的策略被引量:2
2015年
氨基酸作为一类营养物质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常用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的添加剂。氨基酸的生产主要依靠微生物发酵,产氨基酸菌的选育却是制约大规模工业生产氨基酸的重要因素。随着微生物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利用代谢工程改造细胞本身固有的代谢网络,指导氨基酸高产菌的选育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为例,就该菌株代谢网络的特征以及高产氨基酸的代谢工程策略和应用进行综述。
万方陈民良张斌陈进聪陈雪岚
关键词:代谢工程谷氨酸棒杆菌分子育种氨基酸
proC及putP基因的敲除对钝齿棒杆菌产L-精氨酸生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选育精氨酸高产菌株,基于谷氨酸棒杆菌的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指导,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MT-M4为出发菌株,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构建了pro C和put P敲除菌株。摇瓶发酵结果表明,pro C敲除菌株精氨酸产量达到9.94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5.90%,葡萄糖转化率提高了26.02%。由于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因此在发酵液中外源添加24mmol/L的脯氨酸,结果发现其精氨酸产量达到12.22g/L,且菌株恢复生长。put P敲除菌株精氨酸产量达到12.23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2.70%,葡萄糖转化率提高了49.31%。以上结果显示,put P的敲除比pro C的敲除更有利于精氨酸的合成,put P的敲除对菌株的生理代谢基本无影响且无需外添加脯氨酸。
万方张斌陈民良陈进聪陈雪岚
关键词:钝齿棒杆菌生理代谢
钝齿棒杆菌FarR对精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簇转录水平的影响及其与ArgR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FarR蛋白可参与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调控,但具体机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钝齿棒杆菌farR、argR单敲除株和farR与argR双敲除株Arg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来揭示FarR蛋白功能及其与ArgR的内在关联性。【方法】采用无痕敲除方法构建了钝齿棒杆菌farR单敲除株和farR与argR双敲除株;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farR、argR敲除及其组合敲除后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ArgR蛋白缺失的情况下,FarR可能发挥正调控功能;在ArgR存在时,敲除farR,目标基因的转录水平改变存在不一致性,表现出上调、下调或无影响。【结论】钝齿棒杆菌中FarR和ArgR在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中存在关联性。
邵辉峰张斌王吕焦海涛汤立陈雪岚
关键词:钝齿棒杆菌精氨酸荧光定量PCR
L-精氨酸产生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的初步研究
2015年
本文以钝齿棒杆菌诱变菌为实验菌株,采用摇瓶发酵的方式,研究了培养基组分(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及无机盐离子)与发酵培养条件(温度、接种量、初始p H及发酵液体积)对菌种产L-精氨酸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产L-精氨酸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为:葡萄糖12%、硫酸铵4.5%、玉米浆2.5%、KH2PO40.005%、Mg SO4·7H2O0.01%、Fe Cl3·6H2O 0.01%、Mn SO4·H2O 0.05%及碳酸钙3%;最佳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为30℃、接种量为10%、初始p H为7.0及装液量为15m L/250m L。该菌以最优结果发酵,L-精氨酸的产量较基本培养基提高27.7%,达到了11.23g/L。
陈进聪陈雪岚张斌熊勇华
关键词:L-精氨酸发酵
人工抗原苯并芘的化学合成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以苯并芘(benzo(a)pyrene,BaP)为起始反应物,通过碘代、Heck偶联两步化学反应合成苯并芘的羰基衍生物,再经肟化反应将羰基羧基化,采用活化酯法将羧基化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进行偶联,制备苯并芘的人工抗原。采用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NMR)和质谱(mass spectrometer,MS)对苯并芘中间产物进行表征,并用紫外扫描的方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本实验成功羧化了苯并芘,并成功构建人工抗原,苯并芘与载体蛋白的偶联比为28:1。
王吕邵辉峰张斌陈雪岚
关键词:半抗原人工抗原
NADPH代谢对氨基酸生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是微生物代谢重要的辅助因子,其在微生物体内的含量是限制氨基酸合成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NADPH的生物代谢,NADPH与微生物发酵产氨基酸的关系,以及NADPH的代谢调控策略促进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进行简要概述,为进一步提高氨基酸产量提供参考。
陈进聪陈雪岚张斌熊勇华
关键词:NADPH氨基酸发酵
L-精氨酸产生菌的分子育种被引量:2
2014年
L-精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必需氨基酸,其作为生物体生成NO的前体,参与尿素循环,对人和动物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现阶段生产精氨酸的主流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选育精氨酸高产菌种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主要对精氨酸产生菌分子育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张斌陈进聪万方陈民良杨慧林陈雪岚
关键词:L-精氨酸分子育种代谢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