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宇
-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眼压测量值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和眼压测量值的变化及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眼压的相关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12月LASIK手术患者81例(162眼)。方法应用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NCT)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量眼压。同时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模拟Goldmann眼压(Goldmann intraocular pressure,IOPg)和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c)。比较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并分析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与眼压测量值的相关性。主要指标手术前后NCT、IOPcc、IOPg、CH、CRF。结果 LASIK术后3个月CH、CRF、IOPcc、IOPg、NCT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术后IOPcc与IOPg和NCT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CRF与△IOPcc、△IOPcc-IOPg和△IOPcc-△NCT均成负相关,△CH、△CRF与△IOPg和△NCT均成正相关(P<0.05);CH和CRF的减少量与眼压测量值下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和眼压测量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眼压测量值下降与CH和CRF的减少量具有相关性,说明眼压下降的程度可能受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 隋丹丹胡琦吴琼李雪李庆军杨帆康杨杜春宇
- 关键词:眼压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眼反应分析仪
- 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高阶像差和屈光度及眼部结构参数的相关性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观察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高阶像差、屈光度、眼部结构参数及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07/09在我院视光学中心验光门诊就诊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116例116眼,均进行主觉验光,检测眼轴和眼压,并采用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高阶像差[总像差(RMSg)、总高阶像差(RMSh)、Z22(90°/180°方向散光)、Z33(三叶草Trefoil)、Z31(水平位彗差)、Z40(球差)、三阶~七阶像差(RMS3~RMS7)]、角膜曲率(角膜最小屈光力K1、角膜最大屈光力K2、角膜平均屈光力Km)、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前房角(ACA),分析上述眼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400,P<0.001);眼轴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r=0.433,P<0.05),与角膜曲率(K1、K2、Km)呈负相关(P<0.05);总高阶像差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189,P<0.05),与眼轴呈负相关(r=-0.228,P<0.05);各高阶像差与球镜度无相关性(P>0.05),球差Z40与角膜曲率(K1、K2、Km)呈正相关(P<0.05),未发现高阶像差与CCT、ACD、ACA具有相关性。结论: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眼轴及总高阶像差增加,且总高阶像差与眼轴呈负相关,眼轴的增长可能是减少高阶像差的一种代偿方式,促进近视的发展。
- 王倩茹李雪杨帆杜春宇冯子卿
- 关键词:高度近视青少年高阶像差屈光度眼轴
- 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基于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前角膜厚度(residual corneal stroma thickness/corneal thickness,RCST/CT)的不同,比较飞秒激光辅助LASIK和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190例379眼,其中飞秒激光辅助LASIK组94例187眼,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组96例192眼。根据术后剩余RCST/CT的不同,将飞秒激光辅助LASIK组(FS-IK组)和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组(M-IK组)各分为三组,IK-Ⅰ组(RCST/CT<55%)、IK-Ⅱ组(55%≤RCST/CT<60%)和IK-Ⅲ组(RCST/CT≥60%)。分别于术前、术后1mo和3mo应用眼反应分析仪(reichert 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检测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和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结果:不同手术方式(FS-IK与M-IK)比较,CH和CRF均无统计学差异(F=0.44,F=2.56,P=0.51,P=0.11)。不同的RCST/CT比较,CH和CRF均有统计学差异(F=103.03,128.48,P均<0.05)。Ⅰ组CH和CRF较Ⅱ组明显减小(P<0.05),Ⅱ组CH和CRF较Ⅲ组明显减小(P<0.05),Ⅰ组CH和CRF较Ⅲ组明显减小(P<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比较,CH和CRF均有统计学差异(F=576.99,1162.06,P均<0.05)。术后1mo和3mo,CH和CRF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mo和术后3mo比较,CH和C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飞秒激光辅助LASIK还是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在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均下降,但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无差异。
- 李仲佶李雪杜春宇胡琦吴琼杨帆
- 关键词:飞秒激光角膜板层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生物力学
- 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动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析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动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来我院就诊的近视性弱视儿童1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弱视屈光度变化及视力提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视力提高及弱视屈光度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近视性弱视儿童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的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杜春宇
- 关键词:近视性弱视儿童弱视
- 角膜阻滞量对高度近视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角膜生物力学因素——角膜阻滞量对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行飞秒激光LASIK的青年患者103例(206眼),按照术前不同角膜阻滞量分为A组(54例,角膜迟滞因子<9.6)和B组(46例,角膜迟滞因子>9.6),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采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2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最终100例患者(200眼)完成研究,其中A组54例,B组46例。A组术后1、3、6、12个月的后表面曲率分别为(6.37±0.09)D、(6.44±0.09)D、(6.43±0.09)D、(6.43±0.09)D,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11,P<0.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3、6、12个月的后表面曲率分别为(6.29±0.08)D、(6.36±0.09)D、(6.37±0.09)D、(6.37±0.09)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05,P<0.001),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术前的后表面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1、3、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4.39、3.56、3.17,P<0.05)。结论:高度近视行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均产生变化,术前角膜迟滞量对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量存在影响。屈光手术术前筛查需要充分考虑到角膜生物力学因素对术后角膜稳定性的影响。
- 杨帆张红黄磊康杨吴琼杜春宇胡琦
- 关键词: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生物力学
- 角膜塑形镜对角膜的组织学影响
- 目的 通过测量中央角膜全层、上皮层和基质层厚度,前基质层、后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密度,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的组织学影响。方法 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4例(34眼),戴镜前、戴镜后一天、一周、...
- 王帅胡琦崔静杨帆杜春宇王珂萌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角膜组织角膜厚度细胞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