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元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肿瘤
  • 5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膝关节
  • 2篇弥散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关节
  • 2篇半月板
  • 2篇WI
  • 2篇MRI
  • 2篇病理
  • 1篇单发
  • 1篇单发性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设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影像

机构

  • 10篇宁波大学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0篇吴元华
  • 6篇汪建华
  • 5篇邓生德
  • 3篇葛明亮
  • 2篇王蓼
  • 2篇叶如卿
  • 2篇江凯
  • 2篇王玉涛
  • 2篇张建
  • 2篇朱宁
  • 2篇廖海波
  • 1篇傅丽晖
  • 1篇成科
  • 1篇熊爱华
  • 1篇王玉涛
  • 1篇冯菲
  • 1篇郭丽萍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骨伤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假撕裂MRI征象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及膝横韧带所致外侧半月板假撕裂的发生机制,探讨外侧半月板假撕裂与真撕裂的鉴别方法。方法:对自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间72例(左膝44例,右膝28例)经关节镜证实的无外侧半月板撕裂的膝关节进行矢状及冠状位MR扫描,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25~61岁,平均33.7岁。观察板股韧带及膝横韧带的MRI表现。结果:膝横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前角及其中央腱性附着部之间以脂肪组织分隔,在MRI矢状像上,可见脂肪组织在膝横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形成的线样稍高信号裂隙,类似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称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假撕裂。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称为外侧半月板后角假撕裂。膝横韧带在MRI上的出现率约34.7%(25/72),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假撕裂18例,均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形态规则、撕裂线斜行,矢状位图像可连续显示膝横韧带,冠状位图像能显示该韧带的长轴。板股韧带显示率为73.6%(53/72),其中板股前韧带为23.6%(17/72),板股后韧带为70.8%(51/72),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16.7%(12/72)。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后角假撕裂25例,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19/25)或垂直方向(6/25)。结论:根据外侧半月板形状、撕裂线方向、观察矢状和冠状位图像,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的真、假撕裂。
王蓼江凯成科叶如卿吴元华邓生德汪建华
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3D-pcASL技术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分级及浸润范围评价
2017年
目的探讨3D-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pc ASL)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分级及肿瘤细胞浸润程度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6例低级别脑胶质瘤(II级)及3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其中包括14例III级、24例IV级)的3D-pc ASL图像,分别测量肿瘤实体区、肿瘤边缘1cm内水肿区、肿瘤边缘1~2cm内水肿区脑血流量(CBF)值,比较同一级别不同区域及不同级别相同区域的各CBF值,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区域CBF值鉴别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的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中(III级、IV级)肿瘤实体、肿瘤边缘1 cm内水肿区、肿瘤边缘1~2cm内水肿区CBF值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低级别胶质瘤组别中(II级)肿瘤实体与肿瘤边缘1 cm水肿区、肿瘤边缘1~2 cm水肿区CB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但肿瘤边缘1cm内水肿区CBF值与肿瘤边缘1~2 cm内水肿区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高级别胶质瘤组中(III级、IV级)肿瘤实体、肿瘤边缘1 cm内水肿区、肿瘤边缘1~2 cm内水肿区CBF值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低级别胶质瘤组别中(II级)肿瘤实体与肿瘤边缘1 cm水肿区、肿瘤边缘1~2 cm水肿区CB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但肿瘤边缘1 cm内水肿区CBF值与肿瘤边缘1~2 cm内水肿区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为肿瘤实体CBF值。随着肿瘤级别增高肿瘤实体及肿瘤边缘1 cm内水肿区CBF值是升高的,但III级与IV级无差异,肿瘤边缘1~2 cm内水肿区CBF值在不同级别间也无差异。结论 3D-PCASL技术能够区分低级别(II级)与高级别(III及IV级)脑胶质瘤,但不能区分III级与IV级脑胶质瘤。高级别脑胶质瘤浸润范围要大于低级别脑胶质瘤,但III级与IV级间侵润范围没有差异。
陈波朱宁廖海波傅丽晖陈本宝吴元华汪建华邓生德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瘤CBF
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诊断半月板撕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42例临床怀疑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平均38.4岁;病程2 h^15 d;临床症状是膝关节痛。首先采用膝关节常规MR平扫,然后进行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检查,全部病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将常规平扫结果和3D弥散法关节造影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对照,对比两种方法在显示半月板撕裂图像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差异。结果: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使半月板撕裂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常规平扫,同时检查的敏感性从52.94%(54/102)提高到85.79%(87/102),特异性从67.78%(61/90)提高到86.67%(78/90)。对两种方法进行χ2检验,敏感性及特异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0,P<0.01;χ2=9.13,P<0.01)。结论 :3D弥散法膝关节造影对半月板撕裂图像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常规MR平扫。
王蓼叶如卿江凯吴元华吴盛赞邓生德汪建华
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脾脏淋巴管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CT平扫+增强15例,MRI平扫+增强6例,^18F-FDGPET/CT扫描1例。结果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1)单发病灶13例,多发4例,淋巴管瘤病1例。单个病灶最大径15.8cm,最小径〈1.0cm。单发病灶多为分叶状,多发和淋巴管瘤病为大小不等类圆形。(2)12例为水样低密度,3例为实性稍低密度。3例多发病灶可见钙化。增强后囊内容物无强化、间隔轻度强化,实性病灶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3)MRI:囊内容物呈T1WI低、T2WI高亮或高信号,间隔呈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4)1例PET/CT检查^18F—FDG未见异常摄取。结论根据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可建立初步诊断。
吴元华郭丽萍王玉涛丁前江张建冯菲汪建华
关键词:脾肿瘤淋巴管瘤
MRI-DWI信号值鉴别诊断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效能评价
2021年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DWI)序列的信号值(SI)鉴别诊断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肝脏恶性肿瘤及29例实性良性肿瘤的DWI信号值进行测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信号之间的差异。若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信号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信号值鉴别诊断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肝脏恶性肿瘤的DWI信号平均值为(180.6±91.24),肝脏良性肿瘤的DWI信号平均值为(205.6±105.12),两者之间的信号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894)。结论尚未发现DWI信号值能对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进行明确的鉴别诊断。
葛明亮张静吴元华朱宁邓生德王玉涛张建朱玉兆
不同CT成像方法对脑内胶质瘤的边界确定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CT成像方法在脑胶质瘤边界确定中的差异性。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的CT灌注与普通增强CT的数据资料,根据所获得的图像分别勾勒并测量脑胶质瘤面积,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所获得的病灶截面面积。结果术前胶质瘤患者CT灌注成像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为(11.63±2.25)cm^2,明显大于常规增强CT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10.06±2.13)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中CT灌注成像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为(11.14±2.12)cm^2,明显大于常规增强CT中胶质瘤勾勒的面积(9.78±2.03)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所确定的肿瘤范围更能反映出胶质瘤的浸润范围,有助于指导胶质瘤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吴元华葛明亮吴盛赞廖海波
关键词:CT灌注成像
单发性胶质瘤的MRI征象特征及对肿瘤病理级别的判断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经MRI检查不同分级的胶质瘤患者的MRI征象特征,探讨MRI检查在鉴别诊断胶质瘤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脑胶质瘤患者240例,均行核磁共振检查,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分析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的一般资料和MRI征象差异性,以年龄、MRI征象作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在肿瘤平扫不均匀性、水肿程度、接触SVZ、边界、囊变或坏死、占位效应、强化体积以及出血情况8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征象组内及组间一致性较好;高级别胶质瘤相对于低级别胶质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不清晰、囊变或坏死(OR>1,P<0.05)。结论 MRI在大脑胶质瘤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病理分级诊断时年龄、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囊变或坏死等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杨晓彤吴元华熊爱华廖海波
关键词:胶质瘤核磁共振成像MRI征象病理分级
规范化信息路径管理在降低医学影像设备临床应用故障中的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规范化信息路径管理在降低医学影像设备使用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13台影像设备,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影像设备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规范化信息路径管理模式,成立规范化信息路径管理小组,将路径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影像设备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故障率、故障频次、设备管理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X射线相关设备故障率分别为(1.12±0.40)%、(2.14±0.76)%和(1.45±0.50)%,低于对照组的(3.40±1.13)%、(4.29±1.37)%和(5.02±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46,t=7.279,t=11.049;P<0.05);影像设备2年内故障发生次数中观察组17次,对照组38次,故障总频次下降55.26%;观察组设备自身损耗故障频次在故障总频次占比中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3,P<0.05);观察组设备管理质量、护理质量的影像设备理论储备知识、设备流程与制度熟悉度和设备维修实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4,t=-11.262,t=-8.971,t=-18.597;P<0.05)。结论:规范化信息路径管理能减少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发生,提高设备管理质量及医疗服务质量。
陈亮顾佳琪翁伟立郑甬郑佳哲吴元华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质量管理
MRI-DWI对胰腺癌冻切术后治疗效果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对胰腺癌冻切术后治疗效果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病理诊断为胰腺癌并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MRI-DWI检查扫描,观察胰腺癌肿瘤组织在冷冻术前后MRI-DWI信号改变,对比正常胰腺组织、术前及术后肿瘤组织、坏死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对肿瘤组织ADC值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同时评估不同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及分期ADC值的差异。结果术后肿瘤组织在T1WI呈低信号而在T2WI为高信号,在DWI反而也是低信号,动态增强时没有明显强化。b值取800 s/mm2时,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肿瘤的ADC值分别是(1.914±0.113)×103 mm2/s和(1.037±0.105)×103 mm2/s。经对比发现胰腺肿瘤ADC值与肿瘤不同直径范围有关,与肿瘤分期、位置无关。结论MRI-DWI能有效鉴别胰腺癌切冻术后的肿瘤组织坏死及残存,为进一步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吴盛赞汪建华吴元华张力彬葛明亮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肿瘤组织
壶腹部浸润性腺癌的MRI诊断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壶腹部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ampullary region,IAAR)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IAAR患者的MRI检查资料。2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DWI扫描,19例行MRCP扫描,17例行MR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内部结构、信号、强化模式及胆总管、主胰管改变等。结果 1)T1WI均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 10例呈等信号,12例呈等高信号,DWI18例呈稍高、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性轻度强化。20例伴胆总管扩张、11例伴主胰管扩张;10例侵犯胰腺,5例发生肝转移,8例伴周围淋巴结肿大;2)MRI平扫结合DWI、MRCP、LAVA扫描的定位、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89.5%(17/19)、94.1%(16/17)。平扫、DWI、MRCP和LAVA多序列联合诊断IAAR准确率为95.5%(21/22)。结论MRI利用其超高组织分辨率、多角度成像及MRCP、DWI、LAVA等多序列联合检查,能较全面、准确地显示Vater壶腹部细节结构,对IAAR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吴元华王玉涛吴盛赞丁前江汪建华邓生德张建
关键词:壶腹部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