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文香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康复
  • 2篇疲劳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患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疲劳
  • 2篇慢性疲劳综合...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康复训练
  • 2篇护理
  • 1篇动功
  • 1篇心脾
  • 1篇心脾两虚
  • 1篇心脾两虚型
  • 1篇穴贴
  • 1篇肢体
  • 1篇肢体运动
  • 1篇肢体运动功能

机构

  • 6篇英德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肖文香
  • 3篇杨桂云
  • 2篇朱燕芬
  • 1篇朱琳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研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对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英德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联常规组和气压康复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物理疗法、推拿疗法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气压康复组患者加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康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H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与三联常规组患者相比,气压康复组患者HIHSS各项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均更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更高,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EORTC的各项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提高,且气压康复组患者EORTC的各项评分高于三联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其神经缺损功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磨夏玲杨桂云华珍娣肖文香马莉李珊珊
关键词:康复护理气压治疗仪脑梗死恢复期
护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对护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状况的分析,逐渐得出该综合征的病情原因。本研究主要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而采取一些相对应的建议和措施。在这次研究中,主要介绍了调查护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资料和方法,并着重其原因的讨论。虽然探讨中存在着不足,但是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最终还是找出了应对策略。
华珍娣磨夏玲肖文香朱琳朱燕芬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护士
痛点注射联合中频电疗仪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痛点注射联合中频电疗仪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患者中频电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痛点注射治疗技术,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平衡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平衡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点注射联合中频电疗仪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进而恢复部分日常生活能力。
磨夏玲杨桂云肖文香马莉杨红英
关键词:脑卒中综合康复训练肢体运动功能疼痛评分
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在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就诊的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华珍娣郑桂娣磨夏玲肖文香李珊珊成丽梅
关键词: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
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究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6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2),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相关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留置鼻饲管技术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接受间歇性管饲技术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障碍分级、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置管成功率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原因(P<0.05)。观察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吸入性肺炎、腹胀、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易实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运用。
杨红英杨桂云肖文香王骏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40例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护理干预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患者尿失禁的护理干预进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教育、一般护理、饮食干预和辅助护理,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病情,比较患者病情缓解的有效率、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排尿情况的改善,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干预组20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经系统的护理干预后痊愈4例(20%),显效10例(50%),好转3例(15%),无效3例(15%);发生尿路感染3例(15%);不同时间排尿恢复的情况分别为3 d 0例(0%),5 d 2例(10%),12 d 4例(20%),20 d 5例(25%),28 d 6例(30%)。对照组20例患者痊愈0例(0%),显效6例(30%),好转8例(40%),无效6例(30%);发生尿路感染18例(90%);不同时间排尿恢复的情况分别为3 d 0例(0%),5 d 0例(0%),12 d 4例(20%),20 d 5例(25%),28 d 5例(25%)。干预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更低。结论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全面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自控排尿能力的恢复,并且减少尿路感染及有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使尿失禁的症状得到痊愈或缓解,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待生活的信心,有效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到家庭,回归社会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华珍娣肖文香张细妹朱燕芬侯晓霞
关键词:脑卒中尿失禁护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