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建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自尊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态
  • 1篇信度
  • 1篇学生自尊
  • 1篇医学毕业生
  • 1篇医学生
  • 1篇医学院校
  • 1篇医学院校大学...
  • 1篇院校
  • 1篇社交焦虑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偏好
  • 1篇情绪唤醒
  • 1篇情绪效价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主观

机构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龙建
  • 1篇党彩萍
  • 1篇杨思思
  • 1篇刘文华
  • 1篇黄怡
  • 1篇史文静
  • 1篇黄嘉健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主观压力量表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主观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在医科院校大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PSS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对773名医学生进行测试,对PSS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和效标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主观压力和主观应对能力2个因子,累计解释量表总方差变异的53.74%;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双维量表结构(X2/df=2.863,CFI=0.943,TLI=0.924,GFI=0.951,AG.FI=0.921,RMSEA=0.07)。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8,其中主观压力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2,主观应对能力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PSS与效标DASS相关显著(P〈0.01),显示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女生比男生有更高的主观压力水平(t=-2.574,P=0.01),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比城市学生有更高的主观压力水平(t=2.788,P=0.005)。结论PS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医学生的压力研究方面较有价值。
杨思思刘文华龙建
关键词:医学生信度
广州地区医学毕业生应对方式调查(会议)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和应对方式,。方法:用自编问卷和应付方式评定量表抽样调查了广州地区五所医学院校的147名临近毕业的本科毕业生。结果:地域因素是影响广州地区医学毕业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生的情绪较平...
龙建邓毅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
文献传递
综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康复乐园学习班的学员,共计18名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对象,随机选取2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6月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状态分别使用癌症自我效能感量表(SUPPH)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结果:组内前后对比和两组患者的组间对比显示,实验组在综合心理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中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等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失眠、疼痛、恶心呕吐等因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黄会琴史文静杨益雯何媛媛黄怡龙建
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广州市大学生自尊、惧怕否定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广州市大学生自尊、惧怕否定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简版(FNE)、交往焦虑量表(IAS)对287 名广州市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莫晓芳龙建
关键词:自尊社交焦虑
大学生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对不确定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情绪的效价和唤醒度对不确定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8名大学生进行一个E-Prime编程的金钱赌博游戏实验,记录被试的赌博选择类型和反应时,对其选择"赌"与"不赌"的比率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3.817,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积极情绪下,处于低数额唤醒度下的被试比高数额唤醒度者更倾向于做冒险决策(P〈0.01);消极情绪状态下亦如此(P〈0.05);而在中性情绪和无情绪唤醒的控制组条件下,两者差异均不显著(P〉0.05);(2)唤醒度和不确定决策选择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4.234,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数额唤醒度条件下,处于风险决策的个体比处于含糊决策的个体更倾向于做冒险的决策(P〈0.05);而低数额唤醒度下,两者的差异不显著(P〉0.05);(3)效价与不确定决策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4)效价、唤醒度和不确定决策的三阶交互作用也不显著(P〉0.05)。结论:个体的不确定决策风险偏好受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个体在积极情绪低唤醒条件下,会作出更多冒险决策;而在消极情绪高唤醒条件下,决策者会比较谨慎,作出风险规避的决策;在高唤醒条件下,相比于含糊决策,当个体面对风险决策时,决策者会更倾向于作出冒险行为。
黄嘉健黄辉雄廖婉莹杨丝洁吴志琴常乐闫一民热依汗姑·吐尔逊龙建党彩萍
关键词:情绪效价风险偏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