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钧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粮油中心监测站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小麦
  • 2篇免疫层析
  • 2篇免疫层析法
  • 2篇金免疫
  • 2篇金免疫层析法
  • 2篇胶体金
  • 2篇胶体金免疫层...
  • 2篇胶体金免疫层...
  • 1篇毒素
  • 1篇玉米赤霉烯酮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毒素
  • 1篇食中
  • 1篇前处理技术
  • 1篇脱氧雪腐镰刀...
  • 1篇物联网
  • 1篇联网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机构

  • 4篇四川省粮油中...
  • 1篇成都荣为信息...

作者

  • 4篇牟钧
  • 4篇李贵友
  • 3篇杨军
  • 1篇潘蓓
  • 1篇陈昱

传媒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粮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测定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赤霉烯酮阳性样品进行定值,将阳性样品制备为不同毒素含量的验证样品,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最低检出限、误差范围进行了验证试验,并且完成了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为:最低检出限为60μg/kg,其检测结果与酶联免疫法基本一致,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分析结果易于判定的特点,适用于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
牟钧潘蓓杨军李贵友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玉米赤霉烯酮玉米小麦
粮食中真菌毒素检测前处理技术的综述
本文总结了测定粮食中真菌毒素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对样品处理方法的安全性、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准确度和净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新型测定粮食中真茵毒素的样品处理方法,即超声波提取、半透膜净化测定粮食中真菌毒素,...
牟钧李贵友
关键词:真菌毒素超声波提取
文献传递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测定玉米和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阳性样品进行定值,将阳性样品制备为不同毒素含量的验证样品,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最低检出限、误差范围进行了验证试验,并且完成了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为:最低检出限小麦800 ng/g,玉米1000 ng/g。检测结果与酶联免疫法一致,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分析结果易于判定的特点,适用于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
牟钧陈昱杨军李贵友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小麦
基于物联网的粮食质量安全溯源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成果根据监测实际,结合《国家监测方案》和《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等管理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贯彻了"智慧粮检"的建设理念,采用了"互联网+"管理模式,提升了监测快速反应能力;引入"区块链"理念,有效提高了数据信息防篡改能力;利用GIS及特定性标识码管理、音视频佐证及"链条式"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监测的真实性、代表性问题,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分析展示.该系统提升了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的可溯化、规范化管理能力,为科学制定监测计划、主动防控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特供了手段.
杨军张世和于加乾唐永剑牟钧牟钧袁道波
关键词:物联网标识码检验检测机构粮食质量安全链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