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胜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创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短期预后
  • 1篇预后
  • 1篇源性
  • 1篇脂肪来源干细...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外
  • 1篇细胞外基质
  • 1篇细胞外基质蛋...
  • 1篇细胞外基质蛋...
  • 1篇颅脑
  • 1篇颅脑创伤
  • 1篇颅脑创伤患者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作者

  • 2篇李宏
  • 2篇王德胜
  • 1篇吴建国
  • 1篇王伟
  • 1篇徐德生
  • 1篇魏铭
  • 1篇刘士敏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颅脑创伤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动态变化,并探讨其表达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9例颅脑创伤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游离CD147和MMP-9表达变化,明胶酶谱法测定MMP-9活性,出院时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预后。结果男性与女性患者出院时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1.28对2.57±1.14;t=0.161,P=0.873);不同年龄段出院时GO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38),>60岁患者GOS评分低于<40岁(t=2.645,P=0.014)和40~60岁(t=2.320,P=0.029)患者。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25例)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1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5.07±1.89)ng/ml对(10.37±1.69)ng/ml;t=2.080,P=0.048]和MMP-9[(41.55±4.67)ng/ml对(75.23±5.18)ng/ml;t=2.512,P=0.01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GOS评分与外周血游离CD147(r=-0.473,P=0.000)和MMP-9(r=-0.435,P=0.036)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MMP-9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可以作为提示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王德胜刘士敏魏铭李宏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基质金属蛋白酶9预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不同途径移植脂肪来源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移植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后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记忆的变化,探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途径。方法以酶化学法自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大鼠ADSCs,建立侧方液压打击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将ADSCs分别经尾静脉注射(伤后1d、3d、7d,2×106/次)、海马背侧CA1区局部注射(伤后1d,2×106/次)移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不予处理自然转归,各组模型均于移植后22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功能以及伤后7d、14d、28d应用RT-PCR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m RNA的表达。结果经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的ADSCs经流式细胞检测以及成骨、成脂分化提示其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经不同途径移植ADSCs后,定位航行测试结果表明细胞移植组逃避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细胞移植组于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细胞移植组BDNF m 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组之间在空间能力的改善以及14、28天时BDNF m RNA的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时,ADSCs经尾静脉(多次移植)与脑内损伤区移植在改善空间记忆障碍方面无显著差异。
吴建国李宏徐德生王德胜王伟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脂肪来源干细胞空间记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