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强

作品数:24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结石
  • 7篇肾镜
  • 7篇碎石
  • 7篇经皮肾镜
  • 6篇输尿管
  • 6篇碎石术
  • 6篇尿管
  • 6篇取石
  • 6篇取石术
  • 5篇肾结石
  • 5篇前列腺
  • 5篇疗效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肾镜取石术
  • 4篇经皮肾镜取石
  • 4篇经皮肾镜取石...
  • 3篇输尿管镜
  • 3篇术后
  • 3篇碎石术治疗

机构

  • 14篇广东省梅州市...
  • 10篇梅州市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24篇何强
  • 15篇姚史武
  • 8篇林毅锋
  • 4篇刘思平
  • 3篇冯凌松
  • 3篇孙忠凯
  • 3篇陈南辉
  • 3篇钟伟枫
  • 2篇陈智林
  • 2篇万沛
  • 2篇钟凯华
  • 2篇刘思平
  • 2篇李浪
  • 2篇江惠明
  • 2篇钟伟枫
  • 2篇彭栋
  • 1篇李汉荣
  • 1篇周芳坚
  • 1篇潘斌
  • 1篇陈洁

传媒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RC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检测肾细胞癌(RCC)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细胞质分裂调控蛋白1(PRC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为PRC1的后续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40例手术切除的RCC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同时培养ACHN、786-O和HK-2细胞系,提取组织和细胞中的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PRC1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ACHN、786-O细胞中的PRC1表达均高于HK-2细胞(均P<0.05)。RCC组织中PRC1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5)。PRC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临床病理(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及Fuhrman分级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PRC1在RC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与RCC发生机制有一定关系。
何强蔡扬科彭栋钟凯华陈南辉
关键词:细胞运动
3D高清腹腔镜成像系统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成像系统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肾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实施3D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对照组实施2D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蒂阻断时间、住院时间、肾癌转移率、死亡率、复发率,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蒂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病理检查结果中了解到,肾腺癌病例15例、乳头状细胞癌病例17例、肾透明细胞癌病例25例、未分化癌病例3例。观察组肾癌转移病例1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肾癌转移4例,发生率13.33%。结论 3D高清腹腔镜成像系统在肾癌根治术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取得更好的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何强
关键词:成像系统肾癌根治术
中药汤剂配合碎石术、西药辅助治疗泌尿结石对照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配合碎石术、西药辅助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采用中西药物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χ2=16.154,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配合碎石术、西药辅助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明显,中西药配合使用能有效改善碎石后的并发症,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的。
姚史武刘思平林毅锋何强
关键词:泌尿结石体外震波碎石西药配合中药配合
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腔镜组和单孔腹腔镜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 d测定WBC、血清IL-6、IL-8、CRP、IgG、IgA、IgM、CD4^+、CD8^+及CD4^+/CD8^+比值,并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WBC、IL-6、IL-8、CRP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1天的IgG、IgA、IgM、CD4^+、CD8^+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3天,WBC、IL-6、IL-8、CRP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IgG、IgA、IgM、CD4^+、CD8^+及CD4^+/CD8^+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单孔腹腔镜具有快速康复、切口美观、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
林毅锋姚史武何强钟伟枫江惠明潘斌陈洁
关键词:单孔免疫应激反应肾囊肿
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经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孤立肾肾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4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资料,统计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结石大小、结石清除情况、术前术后的血肌酐数值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放置输尿管鞘并置入输尿管软镜,进镜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88.21±21.75)min;术中出血量5~50mL,平均(13.82±8.24)mL。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71%,另外2例行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总结石清除率为92.86%(13/14)。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52±0.48)d。术后3个月后经血尿素氮或上腹部CT平扫复查显示结石清除率为92.86%。14例患者术后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术前(t=2.4935,P=0.019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孤立肾肾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对患者损伤性,术后恢复较快。
姚史武林毅锋何强
关键词:孤立肾肾结石钬激光血肌酐
不同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行ESWL治疗的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268例,根据ESWL冲击波频率分为低频组142例和高频组126例,分别应用频率60、90Hz冲击波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1、4周及3个月排石率、排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频组术后4周、3个月结石排净率(69.0%、85.9%)高于高频组(56.3%、75.4%)(P<0.05),术后疼痛或肾绞痛发生率(2.8%)低于高频组(8.7%)(P<0.05)。结论 60 Hz频率冲击波可提高ESWL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术后结石排净率,降低疼痛或肾绞痛发生率。
姚史武李汉莱何强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CRP、IL-6、PC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研究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CRP、IL-6、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463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109例和对照组354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清CRP、IL-6、PCT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血清CRP、IL-6、PCT水平(0.92±0.31)nmol/L、(42.73±13.69)ng/L、(0.72±0.25)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0.40)nmol/L、(51.20±15.04)ng/L、(0.97±0.66)ng/L(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9%(5/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3%(67/354)(P<0.05)。术后研究组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可能成为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改善预后均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何强李浪姚史武钟伟枫
关键词:肾结石C反应蛋白质
B超与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80例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B超与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B超定位;观察组使用B超+X线定位。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留结石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留结石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孙忠凯管德佳冯凌松何强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上尿路结石
龙葵素通过ROS激活p38信号通路诱导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龙葵素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龙葵素对Du145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龙葵素对Du145细胞中活性氧的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龙葵素对细胞内p38和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20、40、80、160μg/ml龙葵素作用细胞24h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降低。ROS抑制剂(NAC)预处理细胞1h能显著抑制龙葵素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40μg/ml龙葵素作用细胞24h能促进细胞ROS生成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为(31.0±0.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龙葵素能促进p38磷酸化水平为(2.40±0.22)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38磷酸化抑制剂和NAC均能显著抑制龙葵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p38的磷酸化。结论:龙葵素可诱导Du145细胞ROS的产生,通过激活p38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钟伟枫刘思平姚史武林毅锋何强赖彩永周芳坚
关键词:龙葵素前列腺癌细胞凋亡P38
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比较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52例;微创经皮肾镜组,4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结石大小无明显差异。结果微创经皮肾镜组和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分别为:手术时间(78.2±14.1)min vs.(53.3±12.4)min(P<0.05),手术成功率为97.8%vs.94.2%(P>0.05),结石清除率为100%vs.91.8%(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4%vs.3.9%(P>0.05),住院时间(9.1±3.2)d vs.(5.5±1.4)d(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无输尿管损伤、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和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体术式的选择须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医生的手术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
林毅锋何强黄典东陈智林万沛赖德辉姚史武
关键词: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封堵器微创经皮肾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