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运动干预
  • 1篇认知电位
  • 1篇认知电位P3...
  • 1篇事件相关电位
  • 1篇相关电位
  • 1篇核心稳定性训...
  • 1篇感觉门控
  • 1篇P300
  • 1篇ERP研究

机构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韩珊珊
  • 1篇赵敬国
  • 1篇梁清
  • 1篇孙倩云
  • 1篇花小艳
  • 1篇郭芳
  • 1篇李焕玲

传媒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感觉门控P50和认知电位P300的影响
研究目的:①观察为期7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和传统的稳定性训练对感觉门控P50和认知电位 P300的影响规律。②比较并评价两种不同的稳定性训练方式的健身益智效果。  研究对象:通过招募方式,选取35名健康的、无疾病史、听力正...
韩珊珊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感觉门控认知电位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认知能力影响的ERP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比较6~8周不同类型运动干预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差异,探索运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是否会因运动本身定性特征的不同而不同。总结了多年来采用随机对照纵向跟踪的方法观察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影响规律。受试者均为我校在校健康大学生(n=146),认知能力评价采用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NDI-092/NDI-200型诱发电位仪在"oddball"模式刺激下产生的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成分,评价指标为Cz点P300的波幅、潜伏期和反应时。进行干预的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运动(跑步、绕障碍跑、带球绕障碍跑、北欧健步走)、抗阻练习(传统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神经运动练习(太极拳、第二套中学生广播操、第八套广播操、踢花毽、传统稳定训练和核心稳定性训练)三类12种运动类型,干预时间分别为6-8周。干预前后的差异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性的标准采用P〈0.05。(1)6周的绕障碍跑、花毽运动、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七周的核心力量训练以及8周的第八套广播体操锻炼干预后,Cz点P300波幅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2)Cz点P300潜伏期只在7周的太极拳运动、传统稳定性训练;6周的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以及8周的第八套广播体操锻炼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性缩短(P〈0.05)。(3)除6周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以及7周传统力量训练组外,其余各运动干预组均表现为干预后Cz点P300反应时显著性缩短(P〈0.05)。(4)对照组前后测量各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不同类型的运动干预,因其运动任务的定性特征不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作用既表现出行为指标的普遍性或共性又表现出电生理学指标的特殊性或选择性。
赵敬国孙倩云何继霞李焕玲韩珊珊郭芳花小艳梁清
关键词:运动干预P300事件相关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