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加焱 作品数:9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建德市农业局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研究综述 被引量:39 2011年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甲烷和氧化亚氮作为稻田两大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效应中起着很大作用。文章综述了水分管理条件、施肥方式、品种选择差异、农作模式差异及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主要因素,并从综合温室效应方面提出品种和栽培措施、合理施肥和用药、改进农作制度、发展农村沼气能等技术措施,为发展稻田低碳提供一定的参考。 邵美红 孙加焱 阮关海关键词:稻田 温室效应 甲烷 氧化亚氮 减排措施 嘧菌环胺在草莓上的残留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为评价嘧菌环胺在设施栽培草莓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依据《农药残留试验准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嘧菌环胺在草莓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并以残留分析结果为依据,对实际生产上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整,探索最适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以800倍液施药1次,嘧菌环胺在设施栽培草莓上的降解半衰期为3.180天;随施药浓度和次数的增加,嘧菌环胺残留量和膳食风险会加大,因此,安全间隔期应适当延长。 胡选祥 赵帅锋 严百元 孙加焱 柯汉云 李静 程思明 李龙 李炎 牛李彦 叶文军关键词:消解动态 风险评估 不同浸种药剂和浓度对水稻发芽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浸种是控制作物种传病害的主要方法,但化学药剂浸种不当会对出苗和幼苗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为研究不同药剂和浓度浸种对水稻发芽的影响,选用了4种常用药剂在推荐剂量范围内设置4个浓度处理对水稻品种甬优15浸种,研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药剂在试验设计浓度内处理稻种,发芽率差异均不显著。根长和苗重指标对浸种较为敏感。其中,咪鲜胺4个浓度浸种处理的幼苗根长、苗鲜重和苗干重都显著下降,因此浸种应谨慎使用咪鲜胺。 赵帅锋 严百元 胡选祥 孙加焱关键词:水稻 药剂浸种 发芽 苯甲·嘧菌酯对几种作物炭疽病防效、安全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防治炭疽病新药剂,通过田间试验进行新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后的7天和14天,苯甲·嘧菌酯对苦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与之相比较,在草莓和黄瓜上的防效也较为理想。研究表明,苯甲·嘧菌酯防治炭疽病效果良好、持效期长,是防治草莓、苦瓜、黄瓜炭疽病的理想药剂,同时,还能防治草莓病害、提高产量、改善草莓品质。生产上建议的使用剂量为450~600 m L/hm^2。 李静 赵帅锋 孙加焱 余红伟 胡选祥 柯汉云 洪志慧 钟艳 戴金标 欧阳慧 童建疆关键词:炭疽病 苦瓜 设施草莓甜瓜水稻生态高效种植模式技术研究与示范 马华升 邵美红 王淑珍 陈烈光 童英富 忻雅 廖益民 童建新 孙加焱 来文国 童新民 “设施草莓甜瓜水稻生态高效种植模式技术研究与示范”系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2011C22038),项目执行期为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项目针对东南沿海土地短缺、设施栽培集约化程度高的情况,以及设施...关键词:关键词:草莓 甜瓜 水稻 套种 栽培技术 混作的作物保护机理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4 2017年 从生态效益和长期效应来看,混作对防治作物病虫草害和保护、改善农田生态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文章简述了品种和种植结构单一对农田生态的风险,通过对应用实例的概括,从屏障效应、化感作用、稀释效应以及组分间互作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混作的作物保护机理。分析指出混作科学搭配措施、长效评价和补偿机制缺乏等问题,并对混作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翁卫华 陈烈光 孙加焱 傅跃进关键词:作物 混作 生物多样性 作物保护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创新制约因素及建议 被引量:1 2017年 基层农技推广是连接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户、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的桥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创新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由于受基层农技推广体制、运行机制、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等限制,导致这一群体处于创新队伍长期落后、创新资金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薄弱的状态。同时,本文还从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创新的自觉意识和参与农民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辜根华 孙加焱 胡石忠 徐奎源关键词:技术创新 2种杀菌剂对籼粳交水稻品种‘甬优12’稻曲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明高效杀菌剂用药量和防治时期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机理,研究了2种杀菌剂的3个用药量和8个用药时期对籼粳交水稻品种‘甬优12’稻曲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范围内对稻曲病防治效果较好,随着用量上升防效有提高趋势,但除喜奥300 g/hm^2用药量防效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外,用药量不是影响防效的关键因素;2种杀菌剂在破口前20天就开始具有一定防效,越接近开花期,防效越明显,破口后防效开始呈下降趋势,其中喜奥在齐穗期后防效下降较为迅速。因此认为,稻曲病在侵染‘甬优12’的关键时期是在开花期,可选用长效高效杀菌剂,于破口前进行防治。 赵帅锋 孙加焱 胡选祥 谢子正 柯汉云 李静 徐云红 邱志强关键词:水稻 稻曲病 杀菌剂 防效 粮食规模经营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建德市粮食规模经营家庭户的调查与思考 2015年 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和地方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粮食产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粮价低、投入品和劳动力成本攀升、比较效益低下,制约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专门从事粮食生产的规模种粮家庭(稻麦复种规模在20亩以上,下同)凭借规模化带来的利润,维持着粮食生产事业。他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较高效益,就会充分利用农田,积极采用高产新品种和新技术,购置高效新农机。他们的产品除少量自给外,全部用于商品销售。 孙加焱 傅跃进 陈庆祥 宋玉良关键词:粮食安全 规模经营 家庭 粮食生产 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