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树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海洋温差发电系统蒸发压力及工质优选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文章基于热力学原理,建立了海洋温差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R717,R134a和R600这3种工质系统的性能参数随蒸发压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蒸发压力的增大,不同工质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负荷和海水泵功率均近似呈幂递减的变化趋势,不同工质系统的泵功率均近似呈指数递增的变化趋势,不同工质系统的质量流量均近似呈幂递减的变化趋势,不同工质系统的热效率均近似呈对数递增的变化趋势;蒸发压力越大,R717和R600工质系统的单位换热面积发电量越大,但R134a工质系统的单位换热面积发电量随蒸发压力的增加存在峰值;在不同工质的饱和蒸汽压力下,R600工质系统的单位换热面积发电量最大,但其透平进出口压降较小,乏汽温度高,工质流量大,导致透平尺寸较大;R717工质系统具有较大的蒸发压力操作范围,且其热效率较大,单位换热面积发电量在合适的范围内,适用于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
- 李大树张理
- 关键词:蒸发压力循环工质数值仿真
- 海洋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受传统化石能源日趋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海洋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海洋温差能作为海洋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储量和可转化电能巨大,且发电波动小、能量密度高,积极开发海洋温差能资源对实现科技兴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海洋温差热力循环是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其循环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海洋温差发电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性。本文综述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研究现状,对其基本原理及形式、热力循环构架、循环工质和热力学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海洋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
- 李大树陈荣旗张理
- 关键词:热力循环循环工质
- 一种催化裂化油浆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催化裂化油浆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本发明包括油浆储罐、旋流分离器、静电分离器和反冲洗机构,静电分离器为多个且并联使用,包括外壳和转动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内壳,内壳的内部设有多级电极,电极包括阴极板、阳极板以及...
- 李强郭林飞武志俊李大树曹昊李安萌刘兆增王振波
- 文献传递
- 适用于海洋温差发电系统降膜蒸发器的喷雾撞壁实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海洋温差发电系统降膜蒸发器的喷雾撞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喷雾液滴群生成系统、壁面加热系统、壁面控制系统和流动传热测试系统;所述喷雾液滴群生成系统将生成的喷雾液滴喷淋至所述壁面加热系统,所述壁面...
- 李大树张理吴勇虎
- 纵向翅片管传热计算研究与工业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主要研究了纵向翅片管的传热计算流程及工程应用。根据纵向翅片管的基本传热机理,系统深入地总结了纵向翅片管在不同传热条件下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纵向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流程;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纵向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理论得到验证,同时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光管相比,纵向翅片管传热系数高,设备传热性能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大树仇性启赵天宇祁风雷
- 关键词:纵向翅片管传热机理热力学分析传热系数
- 液滴碰撞液膜复合level set-VOF法的数值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液滴碰撞液膜现象广泛存在于化工领域中。采用CLSVOF法建立了液滴碰撞液膜数值模型,并开展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结果,研究了碰撞速度对液滴运动形态的影响,揭示了液滴内部流动传热和飞溅机理,并探索了液滴撞击液膜动力学和传热特性随碰撞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液滴碰撞液膜后随碰撞速度的增加依次呈现出波动、皇冠射流和射流飞溅等形态;碰撞速度越大,射流飞溅特征越明显。碰撞中心区域较大的压力梯度是液滴铺展的主要原因;铺展边缘较大气液压差是产生射流的主要原因;射流区域内速度间断是皇冠射流发展的关键因素;空气剪切及毛细波的作用是射流颈部收缩和产生飞溅的关键。碰撞速度越大,液滴的铺展系数、无量纲射流高度和壁面最大平均热流密度越大,无量纲液面中心相对高度越小;随着液滴雷诺数的增加,壁面最大平均热流密度的碰撞速度效应逐渐减小。
- 李大树仇性启郑志伟张铎
- 关键词:动力学传热
- 一种双旋流引射式介质雾化喷嘴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旋流引射式介质雾化喷嘴。其技术方案是:在喷油帽外围周向均匀开有二级空气孔,吸油帽与吸油管之间压紧配合,吸油帽与喷油帽为压紧配合;二级旋流器放置于喷油帽与喷嘴帽之间,通过压紧固定,吸油帽的中心开孔作为喷...
- 郑志伟仇性启李大树崔运静惠媛媛
- 文献传递
- 液滴撞壁动力学及传热机制研究
- 液滴撞壁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领域中。在小型燃烧室内,高速喷雾液滴不可避免碰撞壁面,影响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研究液滴撞壁问题不仅能够丰富自由界面气液两相流动及传热理论体系,而且对喷雾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李大树
- 关键词:动力学传热
- 文献传递
- 基于无焰燃烧的浸没燃烧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焰燃烧的浸没燃烧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供助燃空气系统、风量调节器、供燃气系统、蓄热装置、燃烧室烟气出口、燃烧室、烟气室、高温烟气出口,所述供助燃空气系统为蜗壳式旋流结构,并设有...
- 许京康剑翘仇性启段小龙李大树田健
- 文献传递
- 海上油气平台余热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
- 2017年
- 海上油气平台存在大量的燃气轮机余热。通过建立海上平台余热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开展平台余热发电热力学及热经济性分析。选取工质泵功率、发电机输出功率、系统热效率、换热面积和单位面积发电量等参数作为优化目标,研究不同冷凝温度下优化目标函数随蒸发器烟气进出口温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蒸发器烟气进出口温差的增加,工质泵功率、发电机输出功率和系统APR先增大后减小。冷凝温度越高,工质泵功率越大,发电机输出功率和系统热效率越小。当冷凝温度为65℃时,系统APR最大。受透平出口蒸汽干度的限制,所研究工况下,系统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7 496 kW,系统最大热效率和APR分别为14.16%和5 kW·m^(-2)。研究结果可为撬装化、集成化海上油气平台余热发电系统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 李大树张理
- 关键词:朗肯循环冷凝温度仿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