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青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观察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CTA和CT-FFR的结果,以指导中度狭窄(30%~75%)患者的治疗决策。收集CTA数据,并用FFR软件分析血流储备分数数据,定义病变远端冠状动脉管腔直径2 mm处CT-FFR值≤0.8为显著狭窄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根据CTA及CT-FFR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A组:CTA狭窄<50%,采用最佳药物治疗;B组:CTA狭窄≥50%且CT-FFR>0.80,采用最佳药物治疗;C组:CTA狭窄≥50%且CT-FFR≤0.80,采用最佳药物治疗;D组:CTA狭窄≥50%且CT-FFR≤0.80,采用最佳药物治疗及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或者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各组间采用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平均值用t检验,两个以上组间平均数比较用Kruskal Wallis检验;使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复合终点风险率比例。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30例患者,其中一支或者多支冠脉血管处于中度狭窄(30%~75%)的136例患者并进行CT-FFR分析;(2)136例CT-FFR分析结果中,23例患者(17%)的检测结果为狭窄<50%;35名患者(26%)的CTA检测结果为狭窄≥50%但为阴性(CT-FFR>0.8);78例患者的检测结果为狭窄≥50%且为阳性(CT-FFR≤0.80),其中34名患者单接受最佳药物治疗;(3)随访结束时,A组和B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似(23%比29%),但与A组比较,C组和D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例明显升高(分别为65%、32%)。重要的是D组(14%)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32%,P<0.05)的。结论在中度狭窄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CT-FFR可有效地识别不需要进一步诊断检测或介入干预的患者(CT-FFR>0.80)和需要进一步有创冠脉造影检测和介入干预的高危患者(CT-FFR≤0.80)。CT-FFR能够评估患者的�
- 孙利强李晶刘航郭广栗赵佳佳郅青蒋友旭张丽华简立国张辉法宪恩
- 关键词:稳定性冠心病
- 肥胖型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肥胖型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方法选取7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选取70例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7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所有入选对象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SDNN、SDANN水平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SDNN、SDANN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RMSSD、PNN50水平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患者RMSSD、PNN50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即增强交感神经活性,并降低迷走神经活性,这可能将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 周智华李继培郭季春赵洛沙李海禹李梦张琳郅青
-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
-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脑卒中发生的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有针对地开展脑卒中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5所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为研究对象,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其中的确诊脑卒中病例226例,正常对照组272例进行分析,了解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高血压、高血糖、肥胖、高脂血症、高盐饮食、吸烟、Hp感染、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均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盐饮食。结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罹患脑卒中的危险性较高,而脑卒中是一种多因素危险性疾病,有针对性地制定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为临床医师进行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杜琼颖耿一鸣井艳李世锋张芳芳郅青聂连涛
- 关键词:脑卒中
- β-石竹烯激活自噬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β-石竹烯激活自噬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β-石竹烯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β-石竹烯+3-MA组共五组,采用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前给予β-石竹烯灌胃、3-MA腹腔注射。检测心电图改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梗死面积及病理改变,自噬小体数目及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ST段、血清LDH及CK-MB含量、心肌梗死面积、心肌中自噬小体数目及Beclin-1、LC3-II/LC3-I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β-石竹烯组ST段、血清LDH及CK-MB含量、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模型组,心肌中自噬小体数目及Beclin-1、LC3-II/LC3-I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β-石竹烯+3-MA组ST段、血清LDH及CK-MB含量、心肌梗死面积均高于β-石竹烯组,心肌中自噬小体数目及Beclin-1、LC3-II/LC3-I表达水平均低于β-石竹烯组(P<0.05)。结论β-石竹烯能够减轻小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激活自噬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 周智华杜琼颖郅青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