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琼颖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心率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离散度
  • 3篇间期
  • 3篇间期离散度
  • 3篇QT间期
  • 3篇QT间期离散...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2篇血压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自主神经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老年
  • 2篇教师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2型糖尿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郑州大学
  • 1篇遂平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杜琼颖
  • 4篇井艳
  • 4篇何晓丹
  • 3篇李世锋
  • 2篇郅青
  • 2篇张芳芳
  • 2篇李继培
  • 1篇邓丽萍
  • 1篇张巧玲
  • 1篇吕聪敏
  • 1篇吴艳霞
  • 1篇李中健
  • 1篇田晨光
  • 1篇耿一鸣
  • 1篇谢娜
  • 1篇胡云霞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体个人心电波形唯一性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活体个人心电波形的唯一性。方法选取郑州市区6000名成年活体个人作为观察对象,定性及定量分析其12导联心电图波形,观察有无非同一人心电图波形相同现象。结果①6000例心电图定性描述有两例12个导联完全一致,再采用定量分析则12个导联差异显著,无一导联心电波形完全相同;②6000例12导联心电图定性定量分析各例间无完全相同的波形。结论6000例12导联心电图分析结果证明活体个人心电波形具有唯一性。
李中健井艳张巧玲李世锋杜琼颖吴艳霞邓丽萍
关键词:心电图心电波形唯一性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特点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特点,为临床监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的T2DM患者138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的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受试者采用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 h监测,记录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部位,分析是否出现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异常。结果病例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100次为109例(79.0%),对照组为68例(66.7%)。病例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100次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597,P<0.05)。病例组0:00~5:59、18:00~23:59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高于对照组,6:00~11:59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0:00~5:59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均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病例组起源于左心室心尖部的室性期前收缩比例高于对照组,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TO、TS及DRs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更加频繁,尤其在凌晨显著,以起源于左心室心尖部为主,窦性心率震荡(HRT)及DRs异常率增高。
何晓丹吕聪敏杜琼颖田晨光胡云霞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窦性心率震荡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特点和意义
2016年
目的研究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73例肥胖型和58例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分别为A、B组,10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C,测量QT间期最大值(QTmax)和QT间期最小值(QTmin),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max-QTmin)并进行比较。结果 (1)A组、B组QTmax、QTmin、QTd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QTmax、QTmin、QTd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心电图QTmax、QTmin、QTd均高于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d可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临床上应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给予高度重视,进行高血压治疗、减肥的同时须密切注意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以提高生存率。
杜琼颖谢娜何晓丹李世锋井艳李继培张芳芳
关键词:肥胖高血压QT间期离散度
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离散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 52例甲亢患者为甲亢组,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24 h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标准12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最小心率、最大心率、平均心率值;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以及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QT间期离散度(QTmax-QTmin)。结果甲亢组患者的最小心率、最大心率、平均心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PNN50、SDANN、RMSSD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Td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异常率较高,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降低,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临床上应对该类患者给予高度重视,减少猝死的发生。
杜琼颖井艳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率变异性QT间期离散度自主神经
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离散度的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方法选择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Ⅰ组,其中单纯糖尿病者78例(A组),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者85例(B组);1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Ⅱ组,将Ⅰ组与Ⅱ组、A组与B组的最小心率、平均心率和最大心率的值;HRV的时域指标SDNN、PNN50、SDANN、RMSSD以及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QTd(QTmax-QTmin)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小心率、平均心率、最大心率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增高;其HRV的时域指标均较前两者降低,QTd较健康体检者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及QTd异常率高,应与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有关,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临床上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发生,并改善预后。
杜琼颖何晓丹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QT间期离散度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问卷对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进行调查,从而了解有关教师的工作倦怠、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状况。探讨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它们对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是希望能够引起相...
杜琼颖
关键词:教师管理工作倦怠社会支持
文献传递
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特点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特点。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分为单纯高血压患者和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各组之间24h的SBP及DBP平均值,白天及夜间SBP及DBP平均值。结果观察组的24h的SBP及DBP平均值,白天及夜间SBP及DBP平均值均较对照组异常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的24h的SBP及DBP平均值,白天及夜间SBP及DBP平均值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幅度大,血压变异性增高,及时监测其动态变化可防疾病进展。
杜琼颖何晓丹李继培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脑卒中发生的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有针对地开展脑卒中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5所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为研究对象,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其中的确诊脑卒中病例226例,正常对照组272例进行分析,了解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高血压、高血糖、肥胖、高脂血症、高盐饮食、吸烟、Hp感染、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均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盐饮食。结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罹患脑卒中的危险性较高,而脑卒中是一种多因素危险性疾病,有针对性地制定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为临床医师进行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杜琼颖耿一鸣井艳李世锋张芳芳郅青聂连涛
关键词: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相关知识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基层社区脑卒中患者关于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制定和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防控模式。方法 2012-2011年对郑州大学校区周边4个社区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涉及病因、危险因素、不同类型、主要表现、诊断定位方法、治疗采取的措施和后续治疗、预后及相关二级预防的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有差异(P<0.05),发病后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发病前,对基础知识和自身症状病后掌握度较高;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情况有差异(P<0.05):文化程度与知识掌握度呈正相关,部分患者由于相关知识匮乏、对自身疾病重视不够,造成预后不良情况。结论加强脑卒中知识教育,需针对不同人群、病后不同阶段,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有针对地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和行为水平,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防控模式。
杜琼颖
关键词:脑卒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社区干预对有早期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有早期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的防控效果。方法将100例有早期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社区干预和常规服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服药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2组HAMD总分在治疗前后有较显著差异(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有早期自杀倾向患者的自杀率及缓解抑郁症症状。
杜琼颖
关键词:社区干预抑郁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