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丹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离散度的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方法选择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Ⅰ组,其中单纯糖尿病者78例(A组),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者85例(B组);1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Ⅱ组,将Ⅰ组与Ⅱ组、A组与B组的最小心率、平均心率和最大心率的值;HRV的时域指标SDNN、PNN50、SDANN、RMSSD以及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QTd(QTmax-QTmin)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小心率、平均心率、最大心率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增高;其HRV的时域指标均较前两者降低,QTd较健康体检者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及QTd异常率高,应与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有关,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临床上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发生,并改善预后。
- 杜琼颖何晓丹
-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QT间期离散度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特点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特点,为临床监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的T2DM患者138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的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受试者采用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 h监测,记录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部位,分析是否出现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异常。结果病例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100次为109例(79.0%),对照组为68例(66.7%)。病例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100次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597,P<0.05)。病例组0:00~5:59、18:00~23:59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高于对照组,6:00~11:59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0:00~5:59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均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病例组起源于左心室心尖部的室性期前收缩比例高于对照组,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TO、TS及DRs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更加频繁,尤其在凌晨显著,以起源于左心室心尖部为主,窦性心率震荡(HRT)及DRs异常率增高。
- 何晓丹吕聪敏杜琼颖田晨光胡云霞
-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窦性心率震荡
-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特点和意义
- 2016年
- 目的研究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73例肥胖型和58例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分别为A、B组,10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C,测量QT间期最大值(QTmax)和QT间期最小值(QTmin),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max-QTmin)并进行比较。结果 (1)A组、B组QTmax、QTmin、QTd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QTmax、QTmin、QTd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心电图QTmax、QTmin、QTd均高于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d可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临床上应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给予高度重视,进行高血压治疗、减肥的同时须密切注意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以提高生存率。
- 杜琼颖谢娜何晓丹李世锋井艳李继培张芳芳
- 关键词:肥胖高血压QT间期离散度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率震荡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率震荡及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的582例老年T2DM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根据宽大畸形QRS波形态对室性期前收缩起源部位进行定位,对比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的窦性心率震荡(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及DRs指标。结果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心尖部、左心室心尖部早搏TO、TS、DRs异常率分别为9.6%、13.4%、6.8%,8.5%、12.0%、4.3%,7.9%、13.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流出道期前收缩的TO、TS、DRs异常率分别为23.7%、29.9%、15.5%,均明显高于以上三个部位(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期前收缩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弱,DRs降低,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具有心源性死亡高危性,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 何晓丹吕聪敏汤建民焦丽华田晨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率震荡
- 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特点。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分为单纯高血压患者和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各组之间24h的SBP及DBP平均值,白天及夜间SBP及DBP平均值。结果观察组的24h的SBP及DBP平均值,白天及夜间SBP及DBP平均值均较对照组异常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的24h的SBP及DBP平均值,白天及夜间SBP及DBP平均值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幅度大,血压变异性增高,及时监测其动态变化可防疾病进展。
- 杜琼颖何晓丹李继培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