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光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伤害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响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伤害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已经发生伤害行为的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4例作为研究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年龄±5岁作为匹配因素,选取同期收治的无伤害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资料是否本地户籍、是否在管、性格、婚姻状况、家庭月平均收入、监护情况、服药情况、既往伤害史、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对于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伤害行为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Z=11.23、12.74、7.28、7.16、8.97、33.00、16.17、37.23、25.70、29.47、-2.33,P均<0.05),精神症状幻听、被害妄想、被控制感、激惹对于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伤害行为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12.89、10.4、17.5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婚姻状况、监护情况、是否在管、既往伤害史可能是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伤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伤害行为的发生与婚姻状况、监护情况、是否在管、既往伤害史、幻听、被害妄想、被控制感、激惹症状有关联,因此,在社区管理中应当重点结合以上因素对相关患者加强管理。
- 赵晓光陈岩岩张燕华胡晓龙赵丹英赵姣文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调查上海嘉定区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嘉定区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2 372名使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基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资料、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GDS-30)评分等。结果 1243名老年人被检出患有抑郁症,发生率10.2%。其中,轻度抑郁224人,中重度抑郁19人。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定期运动、业余爱好、睡眠情况、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水平和ADL之间社区老年人抑郁检出情况的差异显著(P<0.05);不同饮食习惯之间老年人抑郁检出情况的无明显差异(P>0.05)。3抑郁症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健康状况、ADL量表评分和年龄。结论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多因素的影响,应建立老年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立足于这些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
- 赵姣文刘欢高红艳班春霞张燕华沈红艳谭大勇潘婷吴会敏赵晓光
- 关键词:抑郁社区老年人
- 养教结合服务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效果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 赵姣文刘欢赵晓光孟瑛朱志红高红艳
- 上海市嘉定区2373名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2373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了解基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资料及慢性病情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了解社会支持情况,并将所有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嘉定区的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在客观支持维度、主观支持维度、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和社会支持量表总分方面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男=-145.44、-12.11、-13.75、-36.32,P<0.01;t女=-143.75、-19.94、-21.29、-44.97,P<0.01)。不同性别(t=4.88,P<0.01)、年龄(F=94.66,P<0.01)、文化程度(F=59.68,P<0.01)、职业性质(t=7.89,P<0.01)、宗教信仰(t=-3.27,P<0.01)、运动习惯(t=6.52,P<0.01)、业余爱好(t=5.32,P<0.01)、作息规律(t=-5.49,P<0.01)和不同养老形式(F=10.15,P<0.01)的社区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民族(t=0.93,P>0.05)、烟酒习惯(t=1.42,P>0.05)、有无慢性病(t=1.20,P>0.05)等方面不同的老年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有无固定经济来源、职业性质、是否运动、养老形式、作息规律、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嘉定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有显著作用。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性别、年龄、经济来源、原职业性质、作息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有关,应通过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一体化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全方位关注社区老年人,改善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老人能够感受、利用更多的社会支持。
- 赵姣文赵晓光刘欢吴会敏卫芳王燕仇志明黄敏高红艳
-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 上海市嘉定区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嘉定区在管精神疾病患者病种构成及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5种主要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19.0软件对截止2013年12月31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嘉定区在管6 046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定区在管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08,平均年龄为(53.83±14.96)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4.13±16.40)岁,病程中位数为22(11,34)年。病种构成中精神分裂症(50.1%)居首位,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33.5%)、情感性精神障碍(7.0%)、器质性精神障碍(2.9%)和其他精神障碍(6.6%)。5种主要精神疾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起病形式、家族史和病程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诊断为不同种类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起病形式、家族史和病程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来降低或减缓疾病的复发与发展。
- 赵晓光赵姣文潘发明
- 关键词:流行病学社区管理疾病预防
- 上海嘉定区老年人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老年人的精神卫生知晓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嘉定区91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老年人精神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6.9%;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群知晓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水平越高。按照问卷题目类别统计分析得到的正确应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正确应答率偏低,分别为69.8%和77.1%。结论嘉定区60岁以上老年人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程度总体较好,加强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尤其是病因方面的宣教是今后老年人群精神卫生宣教工作的重点。
- 卢艳曾庆枝赵晓光刘欢胡晓龙赵姣文
-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