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晓旭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舟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舟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冠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灌注
  • 2篇血流
  • 2篇造影
  • 2篇替罗非班
  • 2篇尼可地尔
  • 2篇脉搏波
  • 2篇脉搏波传导
  • 2篇脉搏波传导速...
  • 2篇慢血流
  • 2篇梗死
  • 2篇冠脉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慢血...
  • 2篇灌注

机构

  • 5篇浙江省舟山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袁晓旭
  • 3篇陈国雄
  • 2篇王红娜
  • 2篇房兆飞
  • 2篇方波
  • 1篇杜心清
  • 1篇王林
  • 1篇方波
  • 1篇孔倩雯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冠脉内联合应用尼可地尔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4
2019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仍有少数患者无法达到心肌的完全再灌注[1]。替罗非班为新型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冠脉内用药用于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防治[2-3];尼可地尔作为一种全新的改善心肌微循环及心肌血流灌注药物,已报道用于急性心梗救治[4-5],但两药联合应用冠脉内给药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观察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STEMI急诊PCI患者的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
陈国雄邹金林王红娜房兆飞方波袁晓旭孔倩雯邬小花
关键词:急诊PCI安全性评价心肌灌注替罗非班尼可地尔冠脉内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关系。 方法选择64例因胸痛入住我院拟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病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
袁晓旭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脉搏波传导速度冠脉造影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现象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64例因胸痛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拟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病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c TFC)计算各支冠状动脉的TIMI帧数。冠状动脉平均帧数大于27帧定义为CSF,将患者分为CSF组(n=28例)和正常血流(NCF)对照组(n=36例)。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血脂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CSF组的ba PWV及ba PWV%均显著高于NCF组(1746.29±342.51)vs(1516.99±269.47)cm/s,(P<0.01);(26.13±19.09)vs(12.29±19.23),(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a PWV和性别是影响CSF的危险因素(OR=8.40、9.69)。结论 CSF组ba PWV水平升高,提示CSF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别(男性)和升高的ba PWV是CSF发生的危险因素,ba PWV可用于CSF高危人群的筛查。
袁晓旭杜心清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脉搏波传导速度冠状动脉造影动脉粥样硬化
替罗非班、尼可地尔联合肾上腺素冠脉内给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探讨在替罗非班、尼可地尔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素冠脉内给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行急诊直接PCI的STEMI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术中冠脉内注射10μg/kg的替罗非班及0.06 mg/kg的尼可地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50μg肾上腺素冠脉内注射,然后两组以替罗非班0.1μg/(kg·min)及尼可地尔2 mg/h分别静脉泵入,维续至术后36 h。比较两组PCI患者即刻冠脉血流情况、无复流、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峰值、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ST segment resolution,STR),心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PCI即刻TIMI 3级血流、TMPG 3级的比例和术后2 h心电图的STR均高于对照组,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CK-MB峰值和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无复流比例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0 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LVEF,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增幅、心率加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替罗非班和尼可地尔的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素冠脉内给药,可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减少无复流及术中低血压发生,提高疗效,改善短期预后,安全性较好。
陈国雄邹金林袁晓旭房兆飞方波王林王红娜
关键词:尼可地尔替罗非班肾上腺素冠脉内注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灌注
氟伐他汀钠对既往冠心病患者感染衣原体后动脉硬化危险因子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钠对既往冠心病患者感染衣原体后动脉硬化危险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且确诊的冠心病史衣原体感染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上予以氟伐他汀钠(20 mg/次,1次/天)治疗,共治疗4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记录2组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血脂综合指数(lipid comprehensive index,LCI)水平较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HDL-C)水平较高,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I-CAM-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较低,NO水平较高,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含量较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IL-6水平较低(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仅为胃肠道轻微不良反应,2组间不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伐他汀钠能降低冠心病史衣原体感染患者血脂、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状态,安全性高。
邬小花方波袁晓旭
关键词:氟伐他汀钠衣原体感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FT3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F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FT3组和正常FT3组,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共有1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126例,女性16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05例。FT3降低69例,FT3正常73例,低FT3组血小板聚集率为(35.64±18.18)%,显著高于正常FT3组(15.7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FT3组中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T3[(175.68±43.61)×10^9/L、(128.74±15.37)g/L、(0.93±0.25)nmol/L]均低于正常FT3组[(207.38±59.46)×10^9/L、(139.25±16.39)g/L、(1.28±0.26)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EMI和NSTEMI患者的FT3、T3、血小板聚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FT3降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增高。
袁晓旭陈国雄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血小板聚集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